本报讯:受疫情冲击,剧集创作、综艺节目录制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困难,相关部门出台不少支持政策,增强了行业信心;行业本身也变被动为主动,创新手段,探索多样化的呈现形式。如今,随着各行各业的全面复苏,复工复产的电视行业逐渐走上正轨。
随着各行各业开始全面复苏,电视行业同样迎来了复工复产的时机。虽然由于疫情带来的影响,复工复产的过程充满艰辛,但在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行业积极创新的双重努力下,一切都在有序推进。
复工剧组增多
疫情发生以来,电视剧创作生产是电视行业里受到冲击最重的领域之一。筹备中和未开拍的项目被迫撤销的风险加大,已开拍和后期制作中的作品面临主创人员档期、拍摄场地租期、后期制作产能、发行播出档期等方面的不确定性,进度普遍推迟。停工造成企业成本陡增、经营困难。经营活动受限导致的收入锐减和剧组延期导致的租赁、薪酬、利息等固定支出增加,推动企业流动性压力快速上升。
为推进疫情防控和电视剧行业平稳发展,国家广电总局近期通过系列视频会议等方式跟踪调研、分析研判电视剧行业运行情况,指导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电视剧创作生产重点省市广电部门,帮助各地制作机构积极应对疫情影响。
广电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几个重点省市中,浙江省制作机构已基本实现有序复工复产;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155家本市会员单位已有90%以上有限复工;江苏广电局调研的42家主要影视企业中,90%以上已经有限复工;上海市影视企业复工率为50%左右;广东省复工复产管控仍较严格,广东广电局正逐一协调剧组复工……此外,原定于4月上旬举办的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春季)首次调整为线上举办。
行业主管部门分析,电视剧生产制作分工较细、链条较长,部分地方电视剧从业人员自由流动仍未恢复,行业的运转效能都将受到影响。此外,电视剧剧组工作聚集性、流动性较强,也导致复工申请在部分地方审批较难。数据显示,各地广电部门电视剧审批业务受理量保持低位,表明创作生产活动仍未完全恢复。但随着疫情防控的有效推进,接下来,陆续复工的剧组会逐渐增多,行业复工复产正逐步走上正轨。
政策提振信心
针对以电视剧为代表的广播电视行业普遍面临的困难,国家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平稳发展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复工复产12条措施。
当前,各地落实广电总局的政策要求,积极采取加强部门协调、争取资金支持、开展网上服务、跟踪重点项目、鼓励主题创作、调整节展举办等多项措施,帮助电视行业共同应对疫情影响,加大统筹指导力度。
主管部门明确,加大对内容创作生产传播的支持力度。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部署,指导创作生产一批优秀的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网络影视剧、电视节目、公益广告、MV、短视频等,优先列入重点选题和资金扶持范围,并通过现有资金渠道,调整优化结构,统筹存量资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与此同时,主管部门还明确将优化业务审批流程和方式,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不见面审批”,促进“线下办”为主向“网上办”“掌上办”为主转变,逐步实现重点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通过“线上+邮寄”办理备案审批。进一步加强节目制作统筹管理,研究对突发事件等特殊题材电视剧审批的绿色通道,充分运用数字版权保护、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内容审核效率,实现在线安全智能审核。
针对目前大多数项目面临的资金流转困难,广电总局还明确将用足用好中央和地方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社会保障等扶持政策,支持各级各类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会员单位资源优势,充分调动各个渠道力量投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这些政策的落地,增强了行业信心,将有效推动电视行业复工复产的进程。
行业主动创新
电视行业本身也变被动等待为主动作为,通过创新手段减少损失,尤其是综艺节目采用“云录制”的方式,一方面探索了特殊时期安全生产、有序复工的新途径,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广大观众“宅家”期间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创作手法上看,“云综艺”主要采用了视频连线、云直播的方式,同时结合节目主题,采用了云演唱、云配音、云朗诵、Vlog等素材采集方法。其中,视频连线是由多名嘉宾通过手机等设备进行线上连接,完成整场节目录制。云直播是由嘉宾以网络直播的形式与网友实时互动。Vlog则是由嘉宾用第一视角拍摄视频记录日常生活。
这些综艺节目中的云直播、Vlog事先经过选题策划,并且加入综艺化的后期编辑。虽然摄制条件受到一定局限,但云演唱、云配音、云做饭、云健身、云唱歌、云聊天等多样化的形式,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再经后期剪辑和串联、花字特效等的运用,节目更加完整生动。
据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5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共制作播出26档“云综艺”,这些节目创新采用多种录制和素材采集方法,受到观众的认可与喜爱。业内人士指出,“云综艺”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在疫情大考面前的创新之举,也是主流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切实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