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讯:首席记者王瀚琳 4月15日,承载着陈山牛肉五代人传奇故事的短剧《瓦缸里的江湖》在河南省扶沟县包屯镇正式开机。历经4天,每天18个小时紧锣密鼓的艰苦拍摄,剧组跨越三地,于4月18日在郑州泰山村影视拍摄基地顺利杀青。
这部以 "瓦缸" 为线索,串联起陈家五代人坚守与创新的作品,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即将为观众呈现一段跨越七十载的家族奋斗史与情感传承史。
图:周口文旅新突破!首部影视作品《瓦缸里的江湖》杀青
本次拍摄行程紧凑且充满挑战,剧组从陈山牛肉的发源地扶沟包屯镇出发,先后奔赴新密亚琪影视拍摄基地、郑州泰山村影视拍摄基地,累计转场距离超过 200 公里。在扶沟包屯镇,剧组深入挖掘陈家老宅、田间小路等真实场景,重现了 20 世纪 50 年代太爷爷陈清太与太奶奶在鹅毛大雪中步行百十里路贩姜卖姜的艰辛画面。为了真实还原当年的风雪交加,剧组不仅采用特殊造雪技术,演员们更在30多度的高温下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坚持拍摄,力求每一个细节都能触动观众的情感神经。
新密亚琪影视拍摄基地则成为展现 80 年代供销时代的主场景。在这里,剧组搭建了充满年代感的供销社、卤味作坊,爷爷陈家松在柜台前熟练切配卤牛肉的场景,以及他对孙子那充满慈爱与期许的眼神,都在复古的布景中显得格外生动。而郑州泰山村影视拍摄基地的现代化场景,则完美呈现了当下陈山牛肉企业的发展风貌,哥哥陈丰产与弟弟陈坡在生产车间探讨技术创新的戏份,既展现了兄弟间的默契,也彰显了新一代传承人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与突破。
图:周口文旅新突破!首部影视作品《瓦缸里的江湖》杀青
《瓦缸里的江湖》以陈坡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为叙事线索,串联起从太爷爷陈清太到他这一代五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从 20 世纪 50 年代至今,不仅展现了陈家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着重刻画了亲情在家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太爷爷太奶奶为让家人过年吃上肉而冒雪贩姜的故事,充满了苦难中的温情与坚韧;爷爷在供销社工作时对孙子的呵护与教导,传递出老一辈对传统手艺的珍视与对后辈的期望;父亲陈山与儿子之间因理念不同产生的矛盾,以及最终的理解与和解,展现了代际之间的思想碰撞与情感融合;而陈丰产、陈坡兄弟俩在企业发展中的默契配合,则体现了新一代传承人携手共进的决心。
剧中,瓦缸作为重要的意象贯穿始终,它不仅是陈家制作牛肉的传统器具,更象征着家族精神的传承。从太爷爷用瓦缸腌制牛肉的古朴工艺,到如今在现代化生产中对瓦缸工艺的改良与创新,瓦缸的变迁见证了陈家五代人对品质的坚守与对技术的不断探索。
图:周口文旅新突破!首部影视作品《瓦缸里的江湖》杀青
在 4 天的拍摄过程中,剧组全体人员克服了场景转换频繁、时间紧迫等困难,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业精神与敬业态度。导演组为了一个镜头的完美呈现,常常反复打磨数十次;演员们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深入了解陈家历史,与传承人交流,力求将每一个角色的性格与情感精准地展现出来;后勤团队更是全力保障拍摄的顺利进行,在场景搭建、设备运输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
目前,《瓦缸里的江湖》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预计将于年5月20号左右将与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