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柳州2月17日电 (林馨)当汽车配件企业“牵手”服装企业,两个关联度较低的产业“跨界”合作会产生何种化学效应?近日,这项合作在西南工业重镇柳州市达成,利用二者原材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形成一条日产能力达10万余个的口罩生产链。
作为中国五大汽车城,柳州市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500家。与此同时,柳州市纺织业曾在上世纪80年代称雄广西。近一个多月来爆发的新冠疫情让汽配、服装行业受到波及影响,口罩一罩难求的市场需求,则促成如今的“跨界”合作。
柳州市汽配企业威腾汽车配件厂是一家生产纺粘无纺布的企业,产品主要用于汽车的防尘罩、隔音棉等配件,而纺粘无纺布也是制作口罩的重要原材料。“知道这个材料可以做口罩,但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生产口罩。”该公司负责人梁威腾说。
疫情发生后,该企业主动谋划转产。梁威腾认为:“企业有能力、有条件可以解决口罩难题,就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随后,威腾汽车注册新公司柳州威腾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口罩生产销售的营业执照。
目前,该公司每天的纺粘无纺布产量可达7吨,相当于制作500万只口罩的原材料。其中,一部分原料提供给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口罩使用。该企业自建口罩生产线,首批100万只口罩已下线。
图为柳州一纺织企业转型做口罩
拥有制作口罩的原材料后,汽配企业想转产却苦于没有制作口罩的机器。柳州市柳北区工信局副局长谢森表示:“当时,政府、企业各方联系广州、江苏等地寻找口罩机,得知订单已排到几个月后。”
如何解决口罩机一机难求?为此,柳州市纺织服装协会号召全体会员企业转产口罩,全力支援抗疫工作。随后,柳州市12家服装企业积极响应。柳州市纺织服装协会秘书长杨文珍表示,“企业以服装生产为主,与布料、针线打交道,也有专门流水线和设计团队,生产口罩相对方便。”
原本制造婴幼儿服装的柳州市诗彤贝儿婴幼儿用品制造有限公司,便是转产的企业之一。该公司马力全开,70多个工人戴着口罩,一针一线缝制口罩,缝纫机脚踩踏板“嗒嗒”声不绝于耳。
人工缝纫口罩需要经过裁剪、包边等程序。诗彤贝儿公司工人戴田秀已连续复工10余天,每天工作10个小时。其表示:“刚开始家人都很担心,不同意复工,后面了解到是去做口罩才答应。”
戴田秀动作麻利,每天给3000个口罩包边。“平均每缝一个口罩,要脚踩4下缝纫机,每天下来要踩上万下,下班后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戴田秀说。
由于没有专门的口罩生产线,人工制作口罩需要单独设计口罩版型。“当时设计到凌晨,从20多款样式中定下现在这款。”诗彤贝儿公司总经理李仁生说。目前,设计的口罩便于制作、且密封性较好,经检测过滤率达50%左右。
目前,柳州市汽配服装企业“跨界”生产普通防护型口罩日产量10余万只,产量随着工人的返岗返工逐步爬坡,预计本月可生产300万只。这些口罩经送检消毒后,由政府批准购买,以保障企业复工复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