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河悠悠《上》
作者: 王为璋 (湖北监利)
脆黄一片,受力于北风寒潮,倾斜着向南似醉欲倒,相互挤擦,相互搀扶,昏沉贪睡,呼吸的酣声溢出油腻氲氤。几个劳力镰刀飞舞,收取了精华,遗下一根根朝天的油菜蔸子;潜水泵送来的河水缓行缓止,慢浸漫泡;耕整机盘旋婉转,一路歌唱一路兴奋一路摇摆;次日的早晨有如一面无缝的玻璃镜子,敞开无私胸怀接纳蓝天、流云、鸟飞、树摇。
原创艺术家们口朝黄土背朝天,兴高采烈地把生命的绿色点点植得排排行行;阳光照耀,星星值守,月挂珠露,空降甘霖,不几天,绿茵原野舒卷天际,轻风拂过,如舞台的旋律,波澜张痴着起伏变色,张张笑靥戏虐仰首面向天堂。
是上空的磁性在吸引在拉拽,作物抽丝拔节,贪婪上蹿;是温度的叠加与积累,秧苗分蘖又粗壮;是天的制造、地的贡献、人的陪护、自身的努力,孕育了稻穗,吐出了串串“马尾鞭”。夏天浮胀张狂,把太阳抛起又丢下;秋天的画卷己是甸沉沉金黄一遍,迎着绚烂阳光,弯下饱满的穗垂,催着风儿奔跑,细浪层层。
谁的编辑?谁执巨笔?是马良的才华?把静止的土地,衍生了田园的浮胀,用生命的绿色,长成金黄色甜蜜笑脸。
一个春秋,一个冬夏。
一、
如果说这是一本画册的某一个页面,革命河就是这本摊开着的画册的中间装订线。生命的画册随着春夏秋冬的更替而变化,随着人的思维、人的勤劳而绿得妩媚,黄得陶醉。
这条装订线过去叫“千金沟”,有些随波放荡,自然弯曲。后来有人插了一排红绿的三角小旗,七六年的冬天就把它划得径直。正划线的时侯,广播里说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胜过惊天霹雳!悲悲切切哭了好多人。于是这条水渠取名“革命河”。
一条寂静小河,南北走向,上接古老弯曲的内荆源头,下通澎湃潮涌四湖大河。蓝天渲泄,瓢泼大地,小河无怨无叹,把所有的所有,把该来的和不该来的,把各路神圣,一并接纳,一并拥抱,一并承载,一并送到想去也该去的地方;晴热持久,骄阳似火,小河默默无语,把南边四湖水牵动,把内荆河吸引,让两岸儿女尽情畅饮,哪怕露出自己丑陋的身子,赤裸面天。
领着小河的旨意,水儿沿着弯曲的小沟,寻觅庄稼需求,自在运行,灌溉田园,保证作物健康、正常生长。有时,水儿也好生困惑:正当沿途趋进时,失去了路径,小水沟没有了,本来是一条直直的小沟,路被挖成一个凹形,填平了小沟,种上了作物!四周土地都知道:狭隘老头敖是顺,挖了别人的路填了小水沟,占了种庄稼,真是可气可恨。可惜可惜,人死了多年,丢在世上的却是挖田拱界贪占土地的污名。占用面积二十来平方,百年累计两亩地,百年收入有多少?百年遗名多可悲?
有的人死了,飘过是怀念!有的人死了,留下是悔伤!
革命河两边坡岸秃秃光光,不是土壤不生草,不是人懒不栽树,而是小河要行船,要拉纤。春天农资农具经小河去到田园,沉甸甸秋粮回归拉进家门,小河承载百姓的勤劳和喜悦。小河边无树,船只来来往往小河底也无草,偶然露底,大鱼小鱼一阵跳,大人小人下水捞。水窄鱼儿急烦躁,泥溅脸花欢乐笑。
只要有水,小河就有大鱼小鱼,因为它连着四湖河,四湖河连着长湖、洪湖、三湖、白露湖。水是活的,鱼也是活的,只要有水,就会有鱼,只要有鱼,就有清洁的河流。天降暴雨,禾田放水,拿上一片瓦,接上小筲箕,也能收获小鱼儿,稀煮鲊胡椒,清香又开味。
早晨,小姑娘大媳妇下河淘米、洗菜,筲箕放低,大胆的浮头昌子蹿进埋伏圈,猛然提起,细小虾米活蹦乱跳,逗乐姑娘、媳妇一脸笑靥。远处铿锵棒槌正捣衣,节奏平稳深沉有力;近前美少女披开青丝,就水理云鬓,对镜观翘眉,少年撑船划过,打碎了“镜子”,湿了少女绿衣。
三伏六月天,三两童儿光着身子翘着屁股在河边扑腾扑腾,打起水仗还撞到鲤鱼,早己忘记太阳还要西沉,爬上坡来,不见了那遮羞的衣裳,捂住胯下转团团、团团转,那个急呀?!那个急死人呀!
几只鸭子跟着鹅崴,恼了童儿,招来泥块。不容质疑懒得辩解,伸开了翅膀露出洁白掖毛,扑腾扑腾四散飞开。
落叶总在秋天,尽管万般无奈,万分不舍,牵肠挂肚,却脱了联系飘荡而去,一路回望一路翻转一路思念;失去儿女的树枝亦在颤抖,高举低招深深呼唤渐行渐远的飘荡,悔恨不该,不该把手松开,但自然的体征让你无法抵抗;风儿残忍,哪管树梢呜咽嘶哑,载着柳叶如箭狂奔,载着杉针直钻缝隙,载着枫叶滚了又滚,落入乐呵嘻笑的小河水中,小河的鱼儿哪能知晓,哪能知晓树叶撕心裂肺的离悉伤痛,一味地胡搅莽缠树叶,寻求自己快活、热闹。
失去了绿叶装饰,树干显得荒凉,大地也显得荒凉,小河更显得荒凉。但地下含蓄一股宗气正在集会,正在凝聚,等待春天的太阳。
冬去春来,小河荡漾!
二 、
有河就有公路,这是政府规划,也是自然规律。
跨越公路,丢开出场,政府规划修建集体新农庄。七九年,乡村非常非常困难。统一宽度统一深度统一高度,为了集体形象,村民只能抢了天盖,砌的却是土坯墙。过了“资质”验收景场,居民总是提心吊胆在安全上,因为一场暴雨,暴雨脓泡了一堵土墙,墙垮压坏了少年郎,造成了人间悲伤。
悲痛过后是改良。望天,天不会降;望地,地不会长;只有靠劳动的双手,才能得到最好的解决方案。小河西边上有处高高的坡岸,七家八户联合,土法上马,垒起土窑,办起了砖厂。
栽了中稻秧,过了大双抢,刨开一片地,平整砖坯场。砍了柔韧的槐枝条,弯成半月弓一张,绷上细细钢丝弦,好切土坯样。木匠选择桑槐,又锯又刨制砖模(俗称砖盒子)。铁匠又烧又锤制成花锹,细工薄碎泥丸。镢松土,泼湿水,返锹时再谨慎增加水量,水多了,砖坯易裂口;水少了取土、扳砖都不顺畅。泥揉干了,挖不动,搓不圆,坯不正;泥揉稀了,特粘糊,太稀瘫,难晒干。所以,用水时严格控制,审时度势,再是赤脚捅泥巴。脚脚都要捅到位,真是筋疲力尽。有时也请牛大哥帮忙,泥巴揉得面团似的黏稠软绵。收拢稀泥滩,防晒防水灌。
热在三伏。太阳还在沉睡,星星正在值守,小河两边己是噼噼叭叭一片声响。砖模拌了晒干的细土沙,放置腰高的砖板凳上,弯腰双手挖出适量泥巴,搓揉圆软泥团,举过头顶,既准又狠,拍进砖模。一下两下,弯弓钢丝断除盈秃,随手掷去边上。端起砖模,轻扣砖凳(扣松泥与模的间隙),提步奔赴砖坯晒场,前弓后箭,弯腰,砖模与场地平直,反扣,提起砖模,砖坯落地初成。连续,周而复始,继续,如驴围着磨盘转。
晨曦带露,一行行新生的土坯正等待强烈的太阳。趁着晨清气爽,满脸泥斑,满身泥块的村人正在紧张繁忙,争取时间,扳完拌和的泥瘫。
烈日炕阳,四周似火一般,扳砖人的希望和《卖炭翁》恰恰相反,再升点温,让砖坯早一时硬,早一点干。迎着如蒸的太阳,踏着滚烫的地皮,流着豆粒大的汗珠,扳砖人弯着腰,一起一伏,收取砖,排成行,提起拼板,把土坯整理规范。
顺着晒砖场,选择好基础,把湿砖坯分列组合,上架上墙,让烈日,让轻风,把土坯晒干吹干。安排合理时间,泥潭的土块早己用水发胀,继续花锹返动,后面的土坯砖继续上场。
伴随高温,扳砖人时间紧张,除了吃饭、上床,人影不离砖场。单兵作战,单兵上场,夫唱妇随齐努力,每天出砖六、七百,半月才能完其工(每窑装进七、八千)。还要老天开恩,天天都出太阳。偶有一阵跑暴,前功尽弃遭殃。
扳砖绝非轻活,没有劳力别作,脸上晒起黑壳,浑身肌肉成砣,还要耐性勤奋,想减肥?最适合!
上了堆,上了摞,下雨早遮盖,天晴勤揭开,日晒秋风常干燥,土坯才能干过“心”(透)。
如果说讲质量,只有阳军叔扳的砖最尖端,每块四平八稳,块块如样。
准备烧砖窑,先要备烧柴。一边揭、盖砖坯,一边收割中、晚稻,一边组织烧柴。河南烧窑宋师傅估计过:每窑需柴草约万斤。一般家户不够用,哪怕早起晚归沿堤沿埂砍野草,还是缺口多多。临了装坯进窑,才把事先议好的远近烧柴,用秤称,论斤论价挑到窑边。
“烧窑”两个字,说得好轻松,实际操作可是大工程:先说装坯进窑,就要八到十条壮汉,没有其他设备,只有一个“挑”字。有远有近,都有上坡下坡。远看土窑很大,其实里面很小,人多就会拥挤,只能循序渐进。人少就会断链,耽搁有限时间。当时劳力都以串工为主,也就是你为我帮忙一天,明日我再还你一工,互帮互助。
齐心合力,有条不紊,紧张有序。顺利封顶、砌窑门,点火烧窑。
小窑大概三天不熄火,开始是细火慢动作,烘烤砖坯,防止土坯不能承受火烈烤炼出现砖暴,一般三到四个小时;根据烘烤情况,才能大火烧砖。大火要烧一天一夜,这一天一夜烧柴多,出灰多,劳苦多,必须轮班倒换。后期是“熬火”,进柴少,出灰少,也就是窑内砖坯相互烧烤,等待全部烧透;宋师傅时刻“瞄青”(注意砖的焚烧变化和进程)。最后是硬柴“长火”,也是最后冲刺。
封门、封顶、封烟窗。
下水。窑顶人工造好了天池,挑水上窑顶,安了塑胶管,放水进窑内。这是一个技术工程:放水快不得,快了伤砖,伤水砖出窑如渣;水慢不得,慢了砖青、红不一,有伤“颜面”。这急得缓不得的事儿也要拖着疲惫身子,耐着性子慢慢陪伴一天半。
掀开窑顶,敲开窑门,多半是欣喜,也有失败的忧愁。带灰的青砖清脆地转出窑洞,挑回家门。
连续三年,连烧三窑,才能做起三间大房。
当时烧窑,村村都有,可谓浓烟四起,连续数日,不见空气污染,阳光一如明媚;小河清澈见底,人畜河水同饮。到底是桔杆焚烧污了天空,还是工业污染了水面?
乡人离不得小河,小河离不得村民。乡人与小河相互依赖,小河把村民悲欢离合承载。无论起早贪黑扳砖,还通宵达旦烧窑,小河静静悄悄不离不弃把乡人始终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