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五灯会元》卷一)
这是禅宗史上的第一则公案,也是禅宗的起源。正法眼藏,又名“清净法眼”,禅家以之为教外别传之心印。“教外别传”,教即教理,也可以说是经典;教外就是教理经典之外。别传是说,教理经典之外,另有传承、传授的方法。禅宗思想曾被概括为一四句偈:“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依语言文字无法表现之觉悟心,称为佛心。以心印心是说,一个人已经开悟了,他用自己开悟的经验,去检验另外一个人是开悟还是没有开悟。今天我们把彼此会意称作“心心相印”,即本此意。
拈花微笑的传说是禅宗以心传心的根据。《坛经》云:“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心法要怎样说?现在能传的人和所传的人在哪里?后来者能够明白佛的本体、祖师的本意吗?唯一路径只能是自悟、自修、自证,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这里,“密付”之“密”,不是秘密不许人知,而是说,惟悟者与悟者之间方能相通相知。所以,心心相印,是经验的印证而不是知识的传授。
使用“花”的含意可能指一切事物经过起因,最终必然开花结果。迦叶知此而心动微笑,表示迦叶与世尊相契之“机”,盖在于“妙心”。此一“机”即后世所称之“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