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讯:当人们说起“花鸟市场”,一度约等于打捞记忆、重温当年,近在咫尺的马路上,琳琅满目的鲜花绿植中,人们精心挑选,讨价还价,乘兴而归。在都市更新进程中,传统的花市被重塑,以更轻盈更绿色的姿态重回市中心。
五六月之交的这个周末和端午节“小长假”期间,上海新天地太平桥公园绿地推出市民花市“农夫有花头”,汇聚了40多家来自上海本土和长三角区域的品牌,涵盖100多种花植品种,打造绿色都市便民商业新场景。
图:在都市“听到花开花落的声音”
“如果你用心的话,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入行21年,陈鑫感慨自己“把最好的青春给了鲜花”,从文化广场精文花市、曹家渡花鸟市场、恒盛花博市场,再到如今的虹桥古玩城,陈鑫和她的花店“伊桐花卉”数易其址,随上海滩花鸟市场的变迁而“迁徙”。
陈鑫用近百朵芍药玫瑰打造的“鲜花瀑布”,成为济南路湖滨路路口一道亮眼的风景。
多肉的世界带来无数次的新鲜感
和陈鑫一样,现场有不少苗圃农夫、花店店主都是因为自己热爱花植而一头扎进了这个行业。
“有颗多肉”聂莹的摊头就是一座“多肉”的世界。以“毛汉尼”为例,就集齐了浅绿、奶黄、紫红等各种颜色,在她看来养多肉的乐趣便在于此,在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里,多肉可以带来无数次的新鲜感,“不断寻找新的东西”。
自十余年前在崇明岛建起多肉大棚,聂莹从种子开始培育多肉植物,此番带到都市花市的品种中,“山地玫瑰”是目前市面上比较罕见的一种,许多来逛花市的市民头一次见到便被惊艳了。“山地玫瑰”叶片是烟粉色的,形状正如一朵玫瑰花,原产于西班牙加纳利群岛,因为长在火山口,因此从6月到10月都是完全休眠的状态,其间不需要花瓶、泥土也不需要水,被誉为“永不凋谢的玫瑰”。
“如果在线下花市买多肉,你就能感受到每一株多肉之间的不同”,同为“风铃玉”,既有红色也有绿色,顶端有透明的一层组织俗称“窗”,光线由此进入植株进行光合作用,“有的‘窗’是毛茸茸的,有的更加粗糙,线下的亲身感受可以买到最满意的那盆多肉”。
“我从小就喜欢花鸟市场”,虹越花卉市场部推广经理陈晓鹏,曾是各大花鸟市场的常客,长大后如愿与花植打交道,目睹多个市中心花鸟市场“腾笼换鸟”,与此同时鲜花电商也兴起了,变化与压力之下,年轻人有自己的定力和坚持,“线下花市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可以和顾客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改进我们的产品服务,花市的氛围也能让更多人感受到花卉的美好信息,激发对园艺的兴趣。”
办公室里的“禁止蕉绿”“动感光菠”
尽管市民花市首日天公不作美,玩土计划种植社群的发起人黄小豚却带着儿子在摊位上玩得不亦乐乎,“下雨了我们就想象自己在英国农场里玩种植”。
如果说市民花市与曾经的花鸟市场有什么区别,除了更加新潮的装置与设计,恐怕还有摊主与消费者不约而同的理念转变,莳花弄草不再只是为了给生活增添外表的装扮,也可以是转变生活方式的一个小契机,或是对审美意趣的寄托、自我风格信息的表达。
黄小豚的摊位上以绿植为主,花土、花盆和小铲子一旁“恭候”有缘人体验“种植”。建立种植社群的初衷,是希望改变全家人埋首于各自电子设备的状态,“全家人一起种菜的时候,欢声笑语也比平时多了”。
做了21年“鲜花捕手”的陈鑫,近年来则专注于寻找上海本土花卉。“大丽花有好几种颜色,盛花期会开成一个花球,在上海本地采摘也是最新鲜的”,花型、花色全然不输国外鲜花品种,陈鑫在花店生意之上,也有更高阶的追求,希望能把上海花卉的名气打响。
据陈晓鹏的观察,年轻人喜欢小型盆栽和多肉植物,园艺爱好者则格外注重花卉品种和栽培技巧,“国潮、美学或许在未来就会成为家庭园艺的关键词。”比如今年在社交媒体上流行的办公室水培香蕉“禁止蕉绿”与菠萝枝“动感光菠”,本质上也是盆栽绿植,它们的火爆说明,园艺产品命名、营销策划、包装方法、文创等因素正在影响园艺市场的风向。
消费者的购买初衷因植物而起,但买到的是融合流行概念或情绪价值的植物商品。为此,有着20年园艺产品引进与种植经验的虹越花卉,也及时跟上了这波流行潮,实现年轻化的转身,将传统植物进行创新包装和命名,松柏类叫做“放青松”,兰科类叫做“好运兰”,樱花类叫做“樱为有你”,“年轻人一听就喜欢上了”。
据悉,本次“农夫有花头”市民花市位于一大会址·新天地近零碳排放实践区,主办方希望通过让鲜花绿植向都市中心公共空间、社区深处延展的方式,为宣传都市绿化理念提供重要信息窗口。此外,市民花市现场还将举办各类园艺知识科普及可持续工作坊,致力进一步推广绿色环保理念,号召市民共同改善社区生态、保护生物多样化,携手提升都市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