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顶部展示图
中国都市信息网logo
网站首页  国际新闻  都市信息  体育赛况  港澳台 都市奇闻  都市文创  都市小说 名人访谈  都市情感  科技观察 游戏竞技  互联网
财经信息  企业环保  房产置业  教育频道  曝光台 娱乐综艺  影视热播  旅游研学 都市时尚  书画鉴赏  食品美食 医疗健康  疫情防控
搜索导航左侧广告位    
热门搜索:建国门 蒋艳萍 都市信息 何闽旭 石钟琴 临沭二中 苏铁志 姜映吟 冯道墓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信息 >> 内容

百强都市背后的数字密码:23城GDP超万亿

时间:2021/4/8 6:06:44 点击:

       中国都市信息报讯:在全国330多个地级以上都市中,前100名的都市可谓是佼佼者。那么,2020年,百强都市经济表现如何?

  第一财经根据各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和公开报道梳理发现,2020年GDP百强都市经济总量超过了72万亿元,占全国超七成。从各省份入围的情况来看,江苏13个地市全部入围,山东和广东分别为11个和10个。从经济增速来看,西南的小城曲靖以6.6%领跑。

  百强GDP之和超72万亿

  数据显示,2020年,百强都市GDP之和达720481.2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70.9%,比上年约提升0.5个百分点。这也显示经济总量大的都市,集聚资源和人口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华南都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第一财经分析,随着都市化的加速发展,人口向中心都市集聚,以及中心都市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合并周边的地级市、县级市,各种因素下,未来百强都市占比会进一步提升。

  2020年,第100名都市宜宾的GDP为2802.12亿元,百强都市门槛比上年提升了97亿元。

  百强都市中,GDP超过5000亿元的共有45个,其中第45名都市洛阳的GDP达5128.4亿元,这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突破5000亿大关的地级市。超过万亿大关的都市增至23个,比上年增加6个,6个新晋都市分别为泉州、济南、合肥、南通、西安和福州。

  其中,前十强都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

  这些大都市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亮点十分突出。例如,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700.58亿元,GDP总量继续稳居全国都市第一。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13930.66亿元,比上年增长8.9%,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7倍,新材料增长10.8%,新能源增长8.5%。

  排名第6的苏州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70.5亿元,成为江苏第一个、全国第六个GDP突破两万亿的都市,也是唯一晋升两万亿俱乐部的地级市,被外界誉为“最强地级市”。

  2019年位居第11位的南京,2020年实现GDP 14817.95亿元,继2016年首次进入万亿俱乐部后,又首次跻身全国十强之列,实现了新突破。

  中国社科院都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的基本动力,大学、科研机构、文化基础设施集聚的都市,既有的技术资源、科技基础优势发挥出来。南京高校实力雄厚,近几年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打造科创名城,发展新兴产业。

  江苏13地市全入围

  分四大区域板块来看,东部沿海共有56个都市入围百强,比上年增加1个;中部6省共有25个,比上年少1个;西部地区共有15个,与上年持平;东北地区数量也与上年一样,仍为4个副省级都市

  从具体省份来看,除四大直辖市之外,其余96个都市分布在23个省份。江苏、山东和广东数量位居前三。其中,第二经济大省江苏是全国唯一设区市全部跻身百强的省份,也是多年来第一次有两个都市(苏州、南京)跻身全国十强的省份。同时,南通成为全省第四个GDP过万亿的都市,江苏亦由此成为GDP万亿级都市最多的省份。排名最低的宿迁也位居全国第79,GDP超过3200亿元。

  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江苏13个地市全部进入百强,有多种因素,江苏以平原为主,山区很少,自然地理条件很好,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后,苏南模式发展十分突出,在经济发展中占据先机。江苏的乡镇企业在全国发展特别突出。因此江苏所有地市进入前100名,也是实至名归。

  江苏之后,第三经济大省山东有11个都市入围百强,数量位居第二。不过总体上看,山东的中心都市仍不够突出,没有一个都市入围十强,经济总量最大的青岛位居全国第13,与广东、江苏、浙江的领军都市都有不小的距离,也跟中西部的成都、武汉这些大区中心都市存在不小差距。

  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共有10个都市进入百强行列,占其21个地市的比例不足一半,是东南沿海省份中入围比例最低的,这与广东存在的区域差距较大紧密相关,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存在巨大差距。数据显示,10个都市中,有8个都市来自珠三角地区,其中深广佛莞四城GDP之和达73156.01亿元,占全省的2/3,相当于山东的GDP。

  胡刚说,广东进入百强的都市少,一方面与区域发展差距大有关,另一方面也跟地市划分较多有关。广东有21个地市,比江苏多8个,地级市设置太多,有的范围太小,这种情况下,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市就进不了百强。

  而粤东西北地区共有12个地市,仅有粤西的湛江和茂名进入百强行列。值得注意的是,四大经济特区之一的汕头仍在百强门槛之外,仅位列第104名。未来汕头作为省域副中心都市和粤东地区的中心都市,要引领粤东地区发展,仍需要加快做大做强中心都市平台,提升都市集聚资源要素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能力。

  虽然入围比例低,但广东有3个都市进入20强,深圳和广州更是位列第三、四位,现代服务业的引领作用突出,这也是近年来珠三角新兴产业、高新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广东之外,东南沿海的浙江和福建分别有8个和5个都市入围,两省地市中,进入百强的比例都超过一半。浙江和福建都是山地多、平地少的省份,一些没有进入百强行列的地市主要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限制,总人口较少,因此GDP总量较小,但这些地方人均GDP较高。

  河北作为人口大省,共有6个都市进入百强,不过这些都市中不少是人口大市,虽然GDP总量较高,但人均GDP仍较低。

  西南小城增速最快

  中部地区共有15个都市进入百强,其中河南最多,达到9个。河南是中国第五经济大省,也是中西部第一经济大省,户籍人口过亿,地市较多,共有18个。河南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口和经济分布较为均衡。省会郑州之外,各地市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因此入围地市也比较多。

  不过,河南仅有郑州和洛阳位居前50强,其余7市均位于百强后半段。牛凤瑞说,目前郑州和洛阳发展都不错,但河南一些地级市人口总量大,有的超过千万,很多人口是下面县域的,以农业人口为主,如果看人均GDP的话,仍比较低。这些地方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有大量人口外流。

  以位居第78名的周口为例,虽然辖区内人口众多,辖下市县农业富余劳动力众多,但周口市产业发展水平有限,农业人口市民化主要是流向省会都市以及沿海地区。2019年年末该市总人口1166.15万人,常住人口866.22万人,人口净流出达299.93万人。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告诉第一财经,这些人口大市需要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优势,以及高铁建设带来的契机,吸引对劳动力依赖较大的产业,加快当地产业发展,促进人口就近就业和就近城镇化。

  两个中部人口大省湖南和安徽分别有5个和4个都市进入百强。湖北有3个都市入围,即省会武汉和两个省级副中心襄阳、宜昌。江西进入百强的3个都市分别是省会南昌以及赣州、九江。山西则只有省会太原入选。

  西部地区仅有15个都市进入百强,其中西部第一经济大省四川最多,达到3个。贵州、广西、云南、陕西各有2个。

  在东北地区,除了四个副省级都市,没有一个地级市入围百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对第一财经分析,东北的地级市大部分是传统老工业基地,以重化工业为主,比如有的是单一的石油都市,有的是钢铁都市,很多地级市产业结构单一、内生发展动力不足,随着经济放缓,人口也流向东北的四大副省级都市和东南沿海地区。

  从经济增速来看,百强都市中除了3个都市未发布2020年增速外,其余97个都市中,增速最快的11个都市分别是曲靖、厦门、龙岩、西安、福州、贵阳、济南、南通、南京、遵义和宜宾。

  其中,曲靖以6.6%的增速高居榜首。数据显示,2020年曲靖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9.35亿元,同比增长6.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高于全国增速(2.8%)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增速(2.4%)4.4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制造业增长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7%。

  2020年厦门实现GDP 6384.02亿元,以5.7%增速位居第二,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

  此外,龙岩、西安、福州、贵阳GDP增速也都达到5%或5%以上。其中,西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西安GDP为10020.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也由此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GDP万亿都市

  相比之下,增速较低的都市,除了疫情中心的湖北外,主要是来自内蒙古、辽宁等重化工业省份的都市。这些地方除了受疫情影响外,产业结构和体制机制等因素也是原因所在。

 来源:网络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中国都市信息网(www.chinadsxx.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网络视听许可证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都市信息网站信息来自互联网,请谨慎采用!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撤稿,合作 请联系编辑部 QQ:709930867 电话:010-88057186 核实后处理

    中国都市信息网 版 权 所 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40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