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报讯:不久前,一件与《愤怒的小鸟》中的猪“撞脸”的泥塑陶猪,从正在发掘中的四川广汉联合遗址“出圈”成为焦点新闻。而在现场考古负责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辛中华看来,联合遗址距离三星堆都城仅8公里,属于京畿地区,涵盖了近5000年来连续不间断的区域发展史,堪称一部“京郊人民”的生活通史。
此前,人们对三星堆的印象是神秘。1986年两个祭祀坑出土的上千件青铜器,立人像、纵目人面具、神树等青铜器,营造了一个“神”的世界。相比之下,联合遗址这次出土的大量陶器,多为“锅碗瓢盆”一类的日常用品,考古工作者称它们为“镂空圈足豆”“小平底罐”“簋形器”“瓶状杯”“小底尊形壶”……但普通人也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人”的世界。
辛中华介绍,为配合天府大道北延线(德阳段)工程建设,2019年5月5日至6月8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道路施工影响范围内进行了系统、细致的考古调查工作,共发现5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址、1处汉代遗址、1处宋代遗址、7处汉宋时期墓地以及27处零星遗存点,遗存面积超过114970平方米。
其中,5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址,与声名远扬的三星堆遗址同处沱江支流鸭子河流域,相互之间应该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对于探讨古蜀国京畿地区的政治、经济结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联合遗址即为其中之一。
于是,从2019年10月开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联合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计划发掘面积7000平方米,截至2020年7月底,已完成发掘面积近5000平方米。
考古发现了极其丰富的新石器、商周、秦汉、魏晋、唐宋和明清时期的遗存,灰坑、墓葬、窑址等遗迹数以千计,同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瓷器、石器等。可以说,“京郊人民”从未离开过这片丰饶的平原地区。
这其中,又以距今3000多年的三星堆文化的元素最为丰富、精彩,泥塑陶猪和龙凤纹盘均属于这一时期,与中原地区的殷墟遗址处于同一时代。
辛中华介绍,阴刻线龙凤纹的器盖出土时已经碎成几块,而且全部粘满了泥土,当时并没有留意也看不清上面的纹饰。直到今年3月,伴随着逐渐的复工复产,考古工作人员得以回到考古工地对前一阶段“挖”出来的文物进行清洗整理,随即发现了这幅罕见的“龙凤呈祥”图案:一只带有羽冠的凤鸟昂首挺立,一条游龙盘桓在凤鸟周围。
“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龙凤配纹器物之一,龙绕凤的布局更是极为罕见。龙角、龙须、龙爪俱全,造型已经接近中华文明中成熟的龙的形象。”辛中华说。
龙凤纹盘横空出世后,也引发了学术争鸣。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王仁湘认为,“很可能这是一只虎,并不是一条龙”。而且,古中国的龙凤崇拜起源很早,但艺术品中见到的龙凤造型一般都是独立存在,彼此极少明确关联。
究竟是“龙凤”还是“虎凤”,留待考古专家们的进一步研究,在我们围观群众看来,无论“龙凤”还是“虎凤”,都是吉祥嘛!事实上,大家最津津乐道的还是那只与《愤怒的小鸟》中的猪如出一辙的陶猪,那大鼻孔、那宽眼距,形神皆似。
辛中华说:“当时做陶器的人也许是随手一捏,也许是想把猪做得‘乖’一点,增加一点生活中的情趣。这次泥塑陶猪和龙凤纹器盖引起如此大的社会关注,说明考古并不是远离大众的,它也能给社会增添亮色,给普通民众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古人和我们一样,也会有‘呆萌’的创作和审美观,也一直有着‘龙凤呈祥’的美好愿望,也正是这两件赋予了古今人们相同观念的文物,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
此次发掘也有少量牙璋出土,虽然数量少,但这种高规格礼器的存在也说明,这里虽然是郊区,也可能是一个较高规格的聚落。三星堆是一个古国的都城,都城之外还有广袤的土地,有众多的聚落,有族群繁衍生息。联合遗址的发现让我们对那时候的“蜀国”普通民众的的社会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辛中华说:“联合遗址延续了5000年,这里的人们过着自己的生活,生生不息,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它反映的是成都平原持续发展的历程,让我们看到这里的人们是如何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