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顶部展示图
中国都市信息网logo
网站首页  国际新闻  都市信息  体育赛况  港澳台 都市奇闻  都市文创  都市小说 名人访谈  都市情感  科技观察 游戏竞技  互联网
财经信息  企业环保  房产置业  教育频道  曝光台 娱乐综艺  影视热播  旅游研学 都市时尚  书画鉴赏  食品美食 医疗健康  疫情防控
搜索导航左侧广告位    
热门搜索:建国门 蒋艳萍 都市信息 何闽旭 石钟琴 临沭二中 苏铁志 姜映吟 冯道墓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内容

北京香山公园引水石渠和3处水源地设施构件修复在即

时间:2020/7/20 2:07:55 点击:

    香山公园启动“古水系环境综合治理及修复工程” 7315.8米引水石渠和3处水源地设施构件将修复

  昨日从香山公园了解到,“十四五”期间,香山公园将重现清乾隆时期的古水系历史原貌。届时,引水石渠将串联起双清别墅、香山寺知乐濠、璎珞岩、翠微亭等10余个景点,提升景观效果,促进雨水收集。目前,香山公园已启动“古水系环境综合治理及修复工程”,将分三期修复7315.8米引水石渠和3处水源地设施构件。

  香山公园分三期开展古水系修复


  昨天上午,北青报记者来到香山公园,沿着主干路缓缓向山上走,可以看到道路一侧有一条浅浅的“水沟”,清澈的山泉水从上游源源不断地输送下来,向静翠湖的方向汇集。这条浅浅的“水沟”就是引水石渠,在香山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香山公园副园长林毅介绍,清代乾隆皇帝在香山筑墙为园,命名为“静宜园”。为使西山一带的泉水更好利用,1773年修建了引水石渠,将泉水引入山脚下的静翠湖和眼镜湖,最终汇入昆明湖存蓄。有了引水石渠,不仅达到营造“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造园造景目的,更是具有灌溉植被、补给生活用水的实际作用。同时,在泉水流经之地遍植稻谷,稻田与小桥流水、湖塘清波构成一幅江南鱼米之乡的温婉美景,灌溉出颇负盛名的“京西稻”。

  香山历史上有50多处泉眼,现存的有双清泉、玉乳泉、卓锡泉、寿康泉、玉华泉等。据了解,香山公园已启动古水系环境综合治理及修复工程,将分三期对南线、中线、北线三条古水系进行修复。其中,南线起点为双清泉,终点为静翠湖;中线起点为玉乳泉,终点为静翠湖附近排洪沟;北线起点为卓锡泉,分两路流入静翠湖和东宫门外方河。

  卓锡泉石渠修缮方案已编制完成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香山南线、中线古水系已基本修复完成,即将启动第三期古水系环境综合治理及修复工程,重点修复北线引水石渠,起点为碧云寺内的卓锡泉。

  据史料记载,古时卓锡泉水量很足,不仅供碧云寺内的寺僧食用,还能注池养鱼、养莲及灌溉树木。泉水出寺后,分流成两路。一路流入眼镜湖,另一路途经见心斋、致远斋,至勤政殿南山石上形成瀑布流入下池,最终出园流入东宫门外方河。

  北线引水石渠是三期修复工程中线路最长的一条。据了解,引水石渠目前尚未全线贯通,部分路段已消失。香山公园将对遗存下来的约2000米水渠进行修缮,同时补配明渠、暗渠或管线600余米。目前修缮方案已经编制完成并上报北京市文物局,等待立项批复。

  此外,与前两期修复工程相比,第三期工程特别增加了水源地保护项目,涉及双清泉、玉乳泉、卓锡泉3处泉源。林毅介绍,清代修建引水石渠时,在泉源附近建有水窖,既可储水,也能防止水体污染。下一步,香山公园将对水窖坍塌破损的区域进行保护性修缮,水道被堵塞的部分也将开展清淤处理。

  引水石渠可串起10余个景点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香山公园古水系环境综合治理及修复工程将全部完工,届时,香山将基本恢复清乾隆时期的古水系历史风貌。

  香山公园管理处宣传科科长绪银平介绍,重现古水系风貌后,游客在参观游览时可以看到丰富的流水景观。3条主要引水石渠将串联起双清别墅、香山寺知乐濠、璎珞岩、翠微亭等10余个景点,进一步丰富了参观游览内容。

  绪银平说,“在水资源越来越珍贵的今天,我们也要向古人学习理水、用水的经验,香山公园的专业人士也在不断研究,利用透水砖、渗水砖等铺设地面,加强雨水的收集和利用等,让珍贵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文/本报记者 王斌

  对话

  选材加工讲究多 修旧如旧复原貌

  对话人:香山公园副园长林毅

  北青报:修复一段引水石渠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做哪些工作?

  林毅:从准备到完工,前前后后需要耗费六七年时间。我这里有四张地图,包括从档案馆里找出的清代乾隆时期的泉源及石沟图、民国时期的香山水系分布图,还有我们实地勘察测绘出的现状图,以及经由专家论证得出的复原图……在前期准备过程中,查阅资料与绘制地图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我们以此确定引水石渠的走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对保存下来的石渠进行修缮,缺失的部分进行补配。

  北青报:从清代遗留的引水石渠,现状如何?

  林毅:引水石渠由明渠和暗渠组成。此次恢复的3条古水系,情况各不相同。南线(双清泉)和北线(卓锡泉)遗存下来的明渠较多,分别为595米和290米,但是中线(玉乳泉)现存明渠仅有6米,需要补配大量明渠、暗渠或管线。

  引水石渠由一块一块“凹”字形的石砖拼接而成,每段长度平均在2米左右。那些从清代遗留至今的引水石渠,由于时间久远,虽然水道位置没变,但大多风化、损毁严重,出现缺角、开裂等现象,需要进行粘补修复。也有一些引水石渠因为地面沉降等因素被埋在地下,需要在考古挖掘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坡度,恢复其实际应用效果。

  北青报:修复过程中有哪些讲究?

  林毅:最重要的是严格采用“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这需要大量实地调研、考古挖掘和技术分析。我们发现,明渠与暗渠的所用石材及加工工艺差别较大。其中,明渠使用的是青石,产自石景山五里坨地区的黑石头村,外观呈青绿色,具有质地细腻、密实度高、感光度强、色差小等诸多优点。为恢复香山古水系原貌,我们必须到原产地去寻找相同的石材。同时邀请非遗传人指导,学习古代工匠所运用的“打道”、“砸花锤”、“剁斧”等加工手法,在石料表面形成深浅相间的纹路,使其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

  但位于地面下方的暗渠,由于不在人们的视野范围内,石料选用了更为常见的花岗岩。虽然外观不如青石漂亮,但其加工难度依然不低。这是因为花岗岩质地更加坚硬,不易打磨成形。修复过程中也要反复研究试验,做实样,做到修旧如旧。

 来源:网络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中国都市信息网(www.chinadsxx.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网络视听许可证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都市信息网站信息来自互联网,请谨慎采用!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撤稿,合作 请联系编辑部 QQ:709930867 电话:010-88057186 核实后处理

    中国都市信息网 版 权 所 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40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