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讯:近年来,我国对环评领域的法治规制力度不断加大。从《环境影响评价法》为环评奠定法律框架,到出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规范环评行为;从将环评弄虚作假违法行为写入《刑法》(修正案十一),到打造全国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法律制度持续发力,为环评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与此同时,监管执法力度也在同步跟进。比如,2021年以来,生态环境部指导全国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加强常态化监管,已将存在环评文件编制质量等问题的265家单位和217人列入环评失信“黑名单”或限期整改名单。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各级环保部门的辛劳付出,诠释着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确保环评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既要对环评报告粗制滥造、造假等各类违法行为打早打小、露头就打,更需惩防并举,深入推进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在今年6月2日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举办的六五环境日法制主题活动中,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指出,环评制度改革以来,环评机构数量增长了5倍,而环评工程师的数量只增长了5%,第三方服务企业整体上呈现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现实中,有多少不具备技术能力的“空壳”环评公司仍在鱼目混珠?有多少环评机构还在用“挂靠”的证件糊弄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法制主题活动中,有环评专业人士表示:“环评机构在环评信用平台注册8281家,约50%以上的单位都只有一名及以下的环评工程师。”既往的大量案例表明,环评机构专业力量严重不足,不仅不合乎法律规定,也势必导致环评编制质量不尽如人意。更令人担忧的是,倘若不能及时遏制此类违法行为,还容易形成环评市场“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严重损害环评行业的公信力、权威性和信任度。
生态环境部组织全面排查环评单位和环评工程师,这项工作十分重要,也非常必要。各级环保部门要压紧压实责任,切实做好排查工作。同时,应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完善举报奖励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尤其是内部人的举报积极性,有效破解环评领域弄虚作假行为发现难等难题。应针对不同环评机构实施分类监管,对于一贯诚信守法,并取得突出工作成绩的环评机构,给予适当奖励和足够发展空间,以树立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鲜明导向,巩固发展排查效果。
各地以这次全面排查环评单位和环评工程师为契机,积极担当作为,创新举措抓治理,完善制度堵漏洞,标本兼治促提升,必能不断压缩环评违法空间,达到以“良币”驱逐“劣币”的效果,塑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迎来环评市场持续健康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