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顶部展示图
中国都市信息网logo
网站首页  国际新闻  都市信息  体育赛况  港澳台 都市奇闻  都市文创  都市小说 名人访谈  都市情感  科技观察 游戏竞技  互联网
财经信息  企业环保  房产置业  教育频道  曝光台 娱乐综艺  影视热播  旅游研学 都市时尚  书画鉴赏  食品美食 医疗健康  疫情防控
搜索导航左侧广告位    
热门搜索:建国门 蒋艳萍 都市信息 何闽旭 石钟琴 临沭二中 苏铁志 姜映吟 冯道墓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娱乐综艺 >> 内容

戏剧节:艺术正在融入都市生活

时间:2021/6/13 5:48:37 点击:

       中国都市信息报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国内社会文化生活已全面恢复,其中也包括以戏剧展演、艺术研讨为主的戏剧节。2021年上半年,全国各地花样繁多的戏剧节纷纷拉开帷幕,在北京,有第六届原创话剧邀请展、第五届天桥·华人春天艺术节、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节,上海方面则有豫园戏剧节、大学生话剧节、首届长三角都市戏剧节等,其他都市如南京、成都、西安等,也分别举办了自己的都市戏剧节。近十年来,戏剧节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除了都市主题戏剧节,其他如青年戏剧节、儿童戏剧节、女性戏剧节也都先后举办。戏剧从单纯的舞台演出发展为都市节庆,不仅使剧院舞台的艺术天地活色生香,生机盎然,更将艺术融入都市,激活都市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助燃剂。
  1、作品告别高冷使观众从小众成为大众就戏剧而言,传播学的第三人效果理论,很有适用之处。在接触戏剧之前,人们往往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戏剧古典、高冷、小众,不会被普通人接受。戏剧节使这种成见不攻自破。过去只有在明星演唱会或者春运出现的“抢票攻略”“抢票入口”“摆好抢票姿势”等火爆词语,现在却与戏剧节有了深度关联。据数据统计,过去七届乌镇戏剧节演出近600场,吸引游客和观众达100多万人次。数据也显示,2020年深圳南山戏剧节日均2万余人参与观演。如果说数据不一定真实反映戏剧与戏剧节接受度的话,剧场内外活跃的青年人就足以表明,戏剧可能真的“高”,但一定不“冷”。尽管新技术媒介为年轻人提供了诸如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等多种文化娱乐选择,但戏剧一样能被消费者所追捧。
  今天在手机屏幕前埋头抢票的年轻人可能无法想象,国内最早的文化艺术观演主要来自政府的文化投入,甚至是文化慰问。比如早期的中国戏剧节、中国艺术节,就是由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等政府和官方组织主导、由地方政府承办的。来源的单一必定会限制内容的想象力。剧目传统、剧情老套、说教味浓等,都造成了艺术与观众的隔离。近年来,多种力量都积极参与戏剧节的组织,除了政府的文化投入,民间戏剧机构和戏剧创作人也与社会资本合作,推动戏剧节的举办。遍地开花的戏剧节更像是一个竞技场,文化意蕴、艺术想象甚至娱乐的趣味性都成为竞技的领域。西昌大凉山戏剧节立足民族风情,在高山草甸间歌咏吟唱,乌镇、南山等沿海地区的戏剧节则更具有开放性,从传统经典到先锋作品,古今中外,兼收并蓄,推动戏剧艺术的共享、交流与创新。
  戏剧评论家冯贝克的话,表达了人们对戏剧节的观感:“不一定是最好的戏,但一定是在某一个方面非常特别。”以“特别”的戏促进戏剧的丰富性,既是社会各方举办戏剧节的目的,也应该是社会各界包括青年群体接受、喜爱戏剧和戏剧节的原因。
  2、打破剧场局限让戏剧与都市相得益彰戏剧节并不意味着一批戏剧作品在剧院里扎堆演出,它必须是都市的“节日”,需要市民的广泛参与。戏剧节需要建构新型的都市公共空间,除了常规的舞台表演,还会经常走出剧场,走向街头,在都市中表演。在此过程中,让市民随时随地观看精彩的戏剧演出,还有机会参与到戏剧之中,或者聆听戏剧大师创作谈、演后谈,通过亲身参与感受艺术,提升艺术鉴赏力。
  街头表演直接联结戏剧与都市。国外三大戏剧节中,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的街头表演最负盛名,其“让戏剧发生在都市的每一个角落”的理念,影响深远。在中国,2016年德阳三星堆戏剧节也提出“都市在哪、剧场就在哪”的构想,组委会允诺剧组可以选择都市的任意空间如湖畔、树林、公交车、工厂等作为演出场所,希望戏剧节成为“改变都市”的社会学实验。比较起来,乌镇戏剧节“古镇嘉年华”的室外表演内容和形式都更加丰富多样。以水乡古镇的自然空间为舞台,“古镇嘉年华”在木屋、石桥、小巷、乌篷船等场景中展演传统曲艺、前卫戏剧、多媒体科技影像、空间装置艺术、音乐、舞蹈,完全拆除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隔离墙,都市空间整体上充满了艺术品位和美学张力。
  融入都市生活,对戏剧来说,也是回归艺术的价值、实现自我拯救的有效途径。回溯戏剧起源,从超自然的祭祀到公共节日,戏剧从来就不是与民众隔绝的自我欣赏、自娱自乐。艺术的基本功能在于凝聚集体共识,促进集体协作。举办戏剧节,实际上也在推动戏剧回归现实,修复戏剧艺术与社会实践的亲缘关系。戏剧节积聚人气,带动周边产业,以经济发展反哺社会。一个戏剧节就让大凉山地区的旅游业、餐饮业、服务业蓬勃发展,强劲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同时,戏剧节也从都市生活中获得温度和灵韵,互动剧、青年竞演等新的艺术形式使当代艺术充满活力。尤其是随着大量原创戏剧的出现,人们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等现实问题也在艺术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映。
  3、利用现代科技让戏剧多元呈现当然,戏剧节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庸俗化的倾向,主要是过度追求经济回报、个别剧目水准不够等。而后疫情时代也限制了戏剧的现场交流,如本年度柏林戏剧节上颇受好评的四部戏剧,就无法按计划参加国内的戏剧节,只能播放现场影像。戏剧节因此不得不重新面对与电影、电视剧等媒介化艺术同质竞争的老问题。面对这一情况,戏剧节至少可以做两方面的调整。
  首先,充分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多机位摄像等数字技术,提高云演出的视听效果。AR技术融合虚拟与现实,让无法以实体呈现的场景、道具、人物或特效以虚拟方式呈现,让真人演员与虚拟演员同台、真人表演与虚拟道具或特效互动,增强演出的表现力。实际上,疫情对亲身在场的限制并不只是消极的,它也促发了以非亲身在场、非真人表演完成艺术表现的想象。文艺晚会已就此做了有益尝试,戏剧表演也完全可以做出类似的改进。其次,尝试艺术跨界,强化戏剧与相关艺术的联动,以更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增强艺术表现力。据了解,即将开幕的阿那亚戏剧节就设计了多个以海岸为表达载体的艺术形式,用各种空间探讨人与艺术的联系。16个以经典戏剧命名的“戏剧房子”会以建筑的形式重生,戏剧、建筑与海岸组合成全新的艺术表达。尽管目前还不能对这种新表达的效果做出判断,但艺术的活力本就潜藏于勇敢的尝试之中。
  不久前,国际著名女演员海伦·米伦为本年度的世界戏剧日写下了“只要人类存在,优美的戏剧艺术就不会消亡”的献词。其实,在中国,戏剧正蓬勃发展,焕发着无限生机。
  (作者:王金礼,系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媒介研究中心研究员、传播学院教授;程博,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研究生)

 来源:网络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中国都市信息网(www.chinadsxx.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网络视听许可证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都市信息网站信息来自互联网,请谨慎采用!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撤稿,合作 请联系编辑部 QQ:709930867 电话:010-88057186 核实后处理

    中国都市信息网 版 权 所 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40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