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报讯:江苏省张家港市澄杨路包基卡口,一名女子驾驶电动三轮车闯红灯逆向行驶,城西交警中队民警汤建峰当场拦下女子。女子不听劝告,竟举起砖头砸向民警。汤建峰带领两名辅警组成最小作战单元,果断出击、迅速处置。最终,这名女子因涉嫌妨害公务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这样规范得当的处置措施,得益于靶向培训、小班化教学的突出成效。
近年来,公安民警在执法执勤中遭受阻挠执法、暴力抗法、造谣诽谤事件时有发生,多起性质恶劣的袭警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暴力袭警单独入刑的呼声愈发高涨。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加强预防、惩治袭警行为?公安机关对维护民警人身安全和执法尊严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近日,《法治日报》记者深入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展开调查。
配强装备丰富战术
34起侵害执法权威案件,30名民警受轻微伤。这是今年以来,安徽省芜湖市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案件的相关数据。
“34起案件中,暴力抗法袭警最为突出,共有18起,占比近53%。”芜湖市公安局督察支队民警常伟说,大部分侵害民警执法权益行为均发生在接处警环节。直接接触群众的一线派出所民警、交警执法中受侵害情况比较突出,是执法权威受到侵害的主要对象。
“公安机关针对问题现状,通过优化装备、丰富技战术等多措并举,力保执法安全。”常伟说,芜湖市公安局为派出所民警、特巡警、交警3个基层一线警种全方位配备了车载装备最小作战单元。
记者了解到,常伟所说的最小作战单元装备配备,是指以巡逻警车为平台,利用警车的储存空间放置各种类型的装备。比如,在处置持刀打架警情时,接警警组按照分工穿戴防刺服、防割手套,一人手持抓捕器、一人携带防暴盾牌进行有效处置。基层一线民警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不同防护类型装备。
不仅在芜湖,针对可能发生的暴力袭警案件,各地铁路公安加强实战练兵,配齐站区作战小单元,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处置能力。
奎屯铁路公安处完善1小时案例学习、1小时单警技能训练、1小时实景实操“三个一”训练机制,强化单兵现场处置能力;向基层单位增配防眩晕臂盾、网枪、电机枪、催泪喷射器等警械装备,提升硬件建设。
杭州铁路公安处海宁站派出所联合地方公安机关整合警力,合理布置岗位,相互补充、补强。在候车室、售票厅、广场等重点区域,配置钢叉、盾牌、防暴棍、干粉灭火器等装备。
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建立执勤区域巡逻机制、重大安保时期与武警和机场分局联合武装巡逻机制,增加显性用警,突出威慑力。建立民警执法权限维护机制,队层面第一时间介入处置并调查取证,站层面第一时间查清事实,涉及侵犯民警执法权益的,第一时间立案调查,涉及暴力袭警的,第一时间移交相关部门处置。
靶向培训指导实战
在不久前结束的江苏省张家港市公安机关第9期政治轮训暨实战培训班上,55名民警按照培训岗位被分为交警类和侦查治安类两组,白天全员参加徒手控制、枪械警械等公共科目强化训练,夜间分组参加专业课程培训。一周的培训干货满满,民警收获颇多。
张家港市公安局政委徐向前说,张家港市公安局现有民警1600多人,以往培训多为集中教学、统一授课,最多时同一班次超过80人,多警种混合培训针对性不强,成效不够明显。
今年以来,张家港市公安局推出全新小班化教学机制,开设社区类、交警类、侦查治安类等培训班,进一步增加现场处置、接处警流程等与群众面对面执法类课程教学,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全面提升民警的警务实战技能,保护自身安全不受侵犯。
“我们设置了随堂测试环节,当场检验听课成果。”张家港市公安局战训大队大队长马荣伟介绍说,张家港市公安局积极落实送教上门和岗位练兵机制,辅以自主策划拍摄、实时更新上线的微课程,为一线执法执勤单位送去实战技能,特别注重教导一线民警保护自身安全。
截至目前,张家港市公安局已组织小班化培训17期,新开设各类专业警种课程35门,教学效果已在实战中凸显。今年以来,张家港市公安局刑案破案率再创新高,逾74%接触类侵财案件追赃挽损,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超98%。
常熟市公安局积极探索实景、模块、课堂互动研讨训练模式,建立轮值轮训、警种培训、初任培训“三位一体”培训体系,推动全警政治素质、实战能力、警力效益最大化。同时,改变以往民警、辅警分开训练的方式,创新“警·辅”联训模式,将民警和辅警捆绑在一起进行训练,在模拟情境下综合训练民警、辅警的法律素养、实战技能和战术战法,进一步提升民警、辅警小组作战水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院长宫志刚说,训练模式的创新一直是各地民警教育培训关注和追求的方向,要积极探索创新训练手段,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追求更贴近实战情景、满足实战需求、解决实战中出现的问题,为实战提供技能和方法上的支持。
强化引导创造氛围
9月9日,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罗溪派出所接警称有村民阻碍施工。民警现场了解到,系顾某、蒋某夫妇以影响其家风水为由阻碍村居建设施工作业。
民警劝导过程中蒋某抓伤民警,民警多次警告无效后使用催泪喷射器控制现场,顾某仍踹踢民辅警,造成一名民警一名辅警不同程度受伤。常州市公安局督察支队第一时间介入,会同政工部门上门慰问因公负伤的民辅警。罗溪镇党委同步关心慰问,给予民辅警精神支持。
罗溪派出所所长丁文平说,近年来,常州市公安机关逐步完善民警权益维护畅通机制。基层执法过程中,民辅警个人权益遭受侵害的,由所在单位24小时内通报政工、纪检部门,逐级上报,纪检部门介入调查,政工部门上门慰问,开通权益维护保障“绿色通道”,让基层民辅警“敢执法、无后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政工宣传部门纷纷选取本地阻碍执法、妨害公务典型案例,借助召开法治培训会、送教上门、参加法治宣传日活动等机会,组织民警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化解风险、规范处置能力。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微信、微博等媒介,推送维护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宣传报道,向社会公开妨害公务、阻碍民警执行职务案件真相以及依法打击处理情况,为民警执法创造良好的外部执法环境。
“保护民警人身安全,维护执法权威,需要通过组织化路径解决。”宫志刚说,2019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规定》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成立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委员会。各地公安机关应当在此框架下,建立完善维护民警执法权威新闻发布机制,协调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民警因公负伤紧急救治畅通机制,建立维护民警执法权威抚慰金制度,通过聘请法律顾问、专职律师等方式为民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提供法律服务。
“各地公安机关应切实落实民警受到侵犯后申请救济、案件督办、职务行为认定、澄清证明等方面的要求,应将警务辅助人员、民警近亲属一并纳入保护范畴。”宫志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