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举国上下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脱贫攻坚战场传来好消息——2月18日,四川省政府宣布,批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壤塘县、阿坝县,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炉霍县、色达县等16个藏区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加上此前已经退出贫困序列的16个藏区县,四川藏区实现了全域脱贫摘帽。
连日来,各地各部门出台一系列“硬核”措施,促进贫困户复工就业,制定防返贫措施,科学开展帮扶,确保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
保就业提高收入
2月19日上午10时40分,一辆载有756名来自广西百色6个县区的在粤务工人员的D4508次返岗直达专列从百色出发,驶往广东。本次返岗务工人员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54人,占总人数的46.83%。
受疫情影响,广西贫困劳动力就业受阻,广东出现企业用工严重紧缺,供需矛盾突出。为此,广东、广西加强协作,按照“五统一”即“统一组织、统一体检、统一包车、统一跟车服务、统一防护保障”的原则,组织专列接送务工人员复工,沿途配备医生及当地干部跟车,确保两地交通顺畅、务工人员身体健康得到保障。
为促进贫困人口更顺畅地实现就业,更多地方已经行动起来。
在江西省芦溪县,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排查贫困户是否存在因疫情影响无法购买生产物资、外出务工人员是否推迟工期等情况。“在摸清贫困劳动力的情况下,我们还按照‘分批、有序、错峰’的要求,优先组织贫困劳动力返程返岗和外出务工,利用好扶贫车间、公益岗位等,促进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妥善安置因疫情暂时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芦溪县源南乡工作人员彭玉凤介绍。
为促进贫困人口就业,海南发布“抗疫情、保增收、防返贫”十五条措施,其中明确提出“开发疫情防控扶贫公益岗位,积极开发镇村防疫消杀、社区巡查、卡点值守等临时公益岗位,优先选聘受疫情影响的贫困家庭劳动力上岗,用工比例不低于60%。各市县要利用结余的失业保险金,面向贫困户开发更多的公益岗位。已经下达但未完成选聘的护林员公益岗位指标,优先向受疫情影响的贫困户倾斜”。
稳产业科学帮扶
雨水至,春播忙。翻地、挖沟、撒种……在重庆潼南区小渡镇高坝村,脱贫户李晓强在自家蔬菜地里忙得起劲。
“只需一两天时间,3亩多蔬菜种子就能全部播完,其中有瓢儿白、四季豆、豇豆。”李晓强说,村干部想得周到,把种子主动送上门,农时才没耽误,真是帮了大忙。
不误农时和生产,不影响贫困户搞产业增收入,各地一手战“疫”,一手战“贫”,一项项暖心、细致的政策措施正在落地中。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对正在生产蔬菜的8005座、11101亩温室大棚,强化各项技术和管理措施,并确保20万亩春小麦在最佳播种期完成播种;积极推行“网上联审、网上联批”方式,做好扶贫项目前期工作,逐个制订项目推进计划,协调解决用工紧张、物流运输等问题,做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推进。
面对疫情,内蒙古加强扶贫产业监测调度,支持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尽快开工生产,还强化产品市场动态监测,根据疫情发展尽早制订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同时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扶贫产业以及有发展前景遇到困难的扶贫企业给予倾斜扶持,对受疫情影响到期还款困难的贫困户,予以延期或续贷。”内蒙古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说。
防返贫兜牢底线
面对疫情的影响,专家认为当前脱贫攻坚最重要的任务,是防止脱贫对象返贫和防止边缘户落入贫困。
“为实现这一目标,要以精准防控策略来实现,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精准防控,确保疫情影响下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雷明说。
广袤大地上,攻坚号已经吹响——云南曲靖市吹响“春季攻势”号角,全市1203支驻村工作队和4016名工作队员,以战时状态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一个都不少,一个都不漏”。
“为实现动态监测和兜底保障,我们将按照临贫预警、骤贫处置、脱贫保稳的要求,跟踪研判贫困人口就业收入情况,对后期确实存在返贫风险的贫困户随时落实低保政策,做到应纳尽纳,做好兜底保障。”吉林省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说。
2月21日,国务院扶贫办发布消息称,2020年光伏扶贫发电收益的80%用于贫困人口承担公益岗位任务的工资和参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劳务费用支出。疫情严重地区也可以采取奖励补助方式,对在防疫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贫困户予以奖励,对受疫情影响生活陷入困境的贫困群众和因疫致贫返贫群众予以补助。
抗疫情众志成城,战脱贫只争朝夕。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的决心更加坚定、信心更加饱满、步伐更加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