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信息、中国都市信息报讯:都市型农业从一般意义来说属于近郊农业,它是围绕城市消费而形成的农业,但也包括城市绿地及市民农场等方面,是指以城市生活需求为主要经营方向的农业。它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新鲜农产品的同时,能为城市创造出一个空气清新,小气候宜人的环境与风景,既具生产功能又具观光绿化功能的农业,而且生产出的产品直接面向城市市场的产地直销型农业。但这里所指的都市农业,更重要的是侧重于多功能型的农业,它能在狭小的空间内生产出高效率的农产品外,更具观光绿化科普教育等功能,而且能使产品附加值数倍地提高的新农业形态。特别是都市农业中的植物工厂,是利用尖端的技术,利用城市的经济优势,为城市居民提供农产品保障又起到绿化美化清新城市的作用,是种综合型的高科技农业模式。
当前,我国虽然还是以大面积的传统农耕农业为主体,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已出现了务农人群老龄化较为严重的问题,许多城市周边农耕区被弃耕或休耕,既使形成农耕群也大多在技术上没有突破,也还是传统农耕的袭承,少有起到现代都市农业的作用,还仅仅停留在供给有限的产品上面,单位面积生产效率低,附加值提升也少,而从发达的国家如荷兰,虽然因城市化快,农耕区少,但它的农业生产水平极高,在狭小的土地上采用太阳光型的设施园艺或者植物工厂的模式,除了满足本国需求外,还可大量出口高品质的农产品,形成了产业优势又美化了城区,是一种值得我国都市农业借鉴的好模式。
都市农业目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原本在城市谋职的年轻人也开始关注农业,开始回归农村或者在郊区从事农业生产,也有一些是城镇下岗工人与退休人员,而这些人,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农作方法以降低劳动强度与改善农耕环境,否则也不能形成强势的行业吸引力让这些人长久地投入到农业产业中,而都市农业的新模式,如生产环境设施化,生产流程自动化,经营管理计算机化的新模式,可以让这部分反哺农业的人更有信心地参予农业产业发展中,是一支新的生力军,能大大提升农业产业的活力,但它们必须有种新型农业来提高经营的热情,这就是都市农业。
由这批反哺人群形成的都市农业,首先生产的环境必须设施化,减少恶劣气候对生产者及栽培植物的影响,让从业者有个姣好的劳动操作环境,同时也可做到均衡地为城市供给农产品,这就是都市农业需走的设施农业之路。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比自然农耕产品更具安全性、稳定性,可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无农药新鲜高营养价值的产品,这是经营都市农业的效益诱惑力,只有这样方可让更多城里人从事农业生产。在生产工具与技术上,采用先进的高科技与新型的水耕栽培方式,实现环境设施化,生产流程化自动化,生长环境可控化的现代农业格局,也就是初步形成了植物工厂生产方式的刍形,能周年均衡生产,按城市需求供应农产品,而且这种方式还可以在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或者楼顶甚至是地下进行,也大大拓展了农业空间及范畴。
植物工厂化生产是未来农业的主要生产特点,这是一种都市农业模式的趋势,因为只有植物工厂才可实现栽培空间的任意性,在城市中心也可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建立以城市观光为主体或者以绿化健身为主体的各种功能型农业。最大的优势还在于运用综合高新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从传统农耕的3K标准转向为3A标准(即安全,放心,安定),这种模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完全超越于当前传统农耕方式下所倡导的有机农产品,首先,在品质与营养上更佳,其次是在清洁卫生方面更好,减少了大量会污染环境的有机肥投入,也减少了高强度劳动力的投入,总之,基于现代高科技所建造的都市农业将是我国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农业转型与城市农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