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顶部展示图
中国都市信息网logo
网站首页  国际新闻  都市信息  体育赛况  港澳台 都市奇闻  都市文创  都市小说 名人访谈  都市情感  科技观察 游戏竞技  互联网
财经信息  企业环保  房产置业  教育频道  曝光台 娱乐综艺  影视热播  旅游研学 都市时尚  书画鉴赏  食品美食 医疗健康  疫情防控
搜索导航左侧广告位    
热门搜索:建国门 蒋艳萍 都市信息 何闽旭 石钟琴 临沭二中 苏铁志 姜映吟 冯道墓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都市文化 >> 内容

知己有恩:齐白石漫长人生中遇到的那些贵人

时间:2020/11/27 3:43:34 点击:

    知己有恩:齐白石漫长人生中遇到的那些贵人

《白石诗意图册》 1917年 陈师曾绘

  ◎王建南

  展览:知己有恩——齐白石的师友情缘

  展期:2020年11月13日 至 2021年1月31日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3至4展厅

  1984年,齐白石诞辰120周年纪念时,77岁的李可染为了纪念老师,写下一副对联:“游子旧都拜国手,学童白发感恩师”。白发苍苍的李可染感念当年齐白石曾经对他的教诲之恩,而感恩,恰好是概括老画师性情品质的关键词之一。

  齐白石1864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一户贫寒的人家,早年以木匠为业,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走上了职业画家的道路。尽管他后半生都居住在北京,乡土观念却一直是这位活了94岁的艺术家最为重要的思想根基。

  从湖南湘潭的农民崛起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为杰出的继承者与创新者,齐白石的成功离不开众人的帮助。如今,北京画院美术馆的展览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博物馆中珍藏的齐白石及其师友书画、文献100余件套,借画作与书札,介绍了与齐白石人生历程有重要关联的六位人物:胡沁园、王闿运、陈师曾、瑞光、梅兰芳、徐悲鸿,使观众有机会从他者的视角再一次聚焦齐白石。本文从中挑选三位重要人物,略叙他们对齐白石艺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平生第一知己——胡沁园

  齐白石32岁所绘《沁园夫子五十岁小像》,充满了画家内心的感恩之情。画中人胡沁园是他的同乡,虽家境富裕,却平等待人,喜欢提携后进。他富于收藏,能写汉隶,善画工笔花鸟草虫,是一位乡绅兼文人画家。他听说本地有位善画的雕花木匠齐白石,便主动邀至家中叙谈。一来二去,齐白石拜胡沁园为师学画,这一年齐木匠27岁。

  日后,他在写《白石老人自述》时,说起20岁时在一个主顾家作雕花时无意间看到的一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借回家用“勾影”的办法留存了一套,从此开始自学之路。如今有了真正的老师,不由得发出“廿七年华始有师”的感慨。自1889年起,齐白石开始接受传统的中国画训练。胡老师经常提醒他:“立意、布局、用笔、设色,式式要有法度,处处要合规矩,才能画成一幅好画。”

  本次展出了多件齐白石珍藏的胡沁园作品,如《鹌鹑图稿》,有齐白石所题:“璜宝之廿余年矣,从不示人。”另一幅《草蟹图》上,有胡沁园所绘的两只塘蟹,觅食于苇叶之下。双蟹的活泼,苇叶的苍逸,颇为传神。这也许是胡老师的示范教材,齐白石也交上了自己的作业《芦蟹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老师还不时出题命学生创作,展中的《老虎图》绘于1897年,一只猛虎侧身向左,高高撩起的尾巴,将右上方的山崖一角合理地连接起来。但从虎的皮毛表现来看,还是深受《芥子园画谱》的影响。注意虎的四爪,画得较为概念化,说明当时的齐白石还没条件进行真虎的写生训练。画上题有:“光绪丁酉五月正午,沁园夫子大人命画,受业齐璜。”由此可推想,老师上午出了题,齐白石到中午想出了画法,顾不上吃饭,展纸记下。尽管存在诸多不足,但这些早年的花鸟走兽类作品已经展露出日后成名时的风格面貌。

  胡沁园处处为这位好学的木匠打算。他深知,光掌握了绘画技艺远远不够,必须在学识上下功夫,于是介绍朋友陈少蕃教齐白石作诗。胡沁园还颇有远见,时时为齐白石的前程考虑,替他做出“职场规划”。湘潭白石铺一带一直没有裱画铺,有一名叫萧芗陔的师傅会这门手艺。胡沁园请来萧师傅为自己裱画,在安排大儿子跟他学这门手艺时,还不忘记叫上齐白石跟着学。齐白石学了不少日子,把揭裱旧画的手艺全学会了,这样,他身上又多了一门技艺。

  好老师不但尽心传授知识与技艺,还会利用各种场合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有一次胡沁园在自家庭院约集乡中名士赏花赋诗,他特地叫齐白石作了一首诗。齐白石心有怯怯地交上了“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老师面带笑容,当众点头称许,认为立意不俗,而且“甘”字很押韵。闻听此言,众人围上来观瞧,这给了齐白石巨大的鼓舞。因为结识了胡沁园,胡家的富贵亲戚也不嫌齐白石家境寒微,十分看得起他,不少人成了朋友。这样,胡老师把齐白石带入到一个更大的朋友圈,为他日后卖画提供了潜在的主顾。

  1914年,67岁的胡沁园病逝,齐白石闻讯,“心里头顿时像小刀子乱扎似的,说不出有多大痛苦。”他根据老师生前的爱好,作了二十余幅画,亲自裱好,装在亲手糊扎的纸箱里,在灵前焚化。他说:“他老人家不但是我的恩师,也可以说是我平生第一知己。我今日略有成就,饮水思源,都是出于他老人家的栽培。”

  翻教老泪哭槐堂——陈师曾

  齐白石真正奠定自己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始于1919年开始的“衰年变法”。在此之前,他的画风以学清初的八大山人为主。这种冷逸的绘画表现手法在京城很不受欢迎,画也不好卖。一日,齐白石观“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画册,感到自己的画“过于形似,无超凡之趣”,遂下决心大变。在这个关键性的时刻,比齐白石小13岁的陈师曾给予了最为重要的鼓励。

  陈师曾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1909年,他从日本留学归国,任江西教育司长,年纪轻轻,已成为北方画界领袖级的人物。他还曾拜“海派”领袖吴昌硕为师,深得这位金石绘画大师的器重。陈师曾通晓中西绘画原理,主张中国画革新,但并不附和“西洋画科学,中国画不科学”的肤浅论调,致力于恢复中国画“师造化”的优秀传统。齐白石正是他认为既能创新又能继承传统的少见画家。

  1917年,陈师曾在北京琉璃厂南纸铺偶见齐白石待出售的印章,颇为欣赏,打听到齐白石借住在法源寺后,立即找上门去,两人晤谈之下,遂成莫逆。此时的齐白石正处于艺术探索的巨大苦闷之中,他的画不为画界所认可,是否要改变风格,难于决定。陈师曾极为看重齐白石作品的立意,力劝他抛弃模仿八大山人一路画风,创格变法。

  陈师曾见齐白石所绘梅花参照了湖南同乡前辈尹和伯的画法。认为不必拘泥于前人的工笔画法,劝他大胆创新,以写意笔法表现梅花。陈师曾十分肯定齐白石对山水画的改革,他尤其欣赏《借山图册》,借去细看,并照着临画,几乎与齐白石的山水不分伯仲。

  经陈师曾介绍,齐白石还认识了不少北平艺术界的名流,如翻译家林琴南、北大中国画学会的徐悲鸿等人。1922年陈师曾的日本友人邀请他带作品到日本参加画展。陈师曾借此机会带去了齐白石的几幅山水,大获成功,卖了很高的价钱。此后,常有外国人来北京点名要买齐白石的作品,琉璃厂的画商们也纷纷登门请求代售。正当齐白石庆幸因陈师曾的提拔而日渐兴盛之时,没想到第二年这位知己因奔继母丧,不幸患了痢疾而亡故了,年仅48岁。齐白石悲痛之余写下:“造物有才天欲忌,翻教老泪哭槐堂。”(陈师曾别号槐堂)。陈师曾凭借自己敏锐的艺术眼光发现了在京城备受冷落的老画师,充分肯定其努力的方向,并大力宣传他的作品,为齐白石在艺术上的第二次腾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助推作用。

  江南倾胆独徐君——徐悲鸿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齐白石为中国画界正统势力所轻视,经常有人讽刺他的作品。通过陈师曾结识齐白石的徐悲鸿却不以为然,他对这位老画师钟爱有加。

  1928年,徐悲鸿主持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原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期间,极力推崇齐白石,请他担任教授。齐白石怕引来更多非议,坚辞不就,徐悲鸿三次登门,诚恳邀聘,齐白石才应允。后来在为学生评定考试作品时,徐悲鸿请齐白石给出意见,并全部采纳。

  徐悲鸿去南京后,齐白石作《杖藜扶梦访徐熙》一画,寄赠这位挚友,并题诗两首。画中那位老者正是齐白石的自我写照。他背身拄杖,仿佛伫立晚风之中,遥望南方。

  与陈师曾一样,徐悲鸿非常赞赏齐白石在山水画上的成就。1932年,他编汇了齐白石画集,联系中华书局印行。其中的大部分作品,正是被北京画坛所鄙视的山水画,这让老画家颇感扬眉吐气。徐悲鸿自己也收藏了不少白石老人的作品。他们还合作了多幅画作。1946年,徐悲鸿重返北平主持艺专工作,再次延请齐白石为教授,二人往来更勤。1953年,徐悲鸿不幸病逝,家人和朋友怕齐白石经不住太大的伤心,就瞒着他,直到1956年才告知。齐白石拖着衰老的躯体前往徐悲鸿故居,在画像前默默站立良久。

  徐悲鸿称齐白石的艺术“由正而变”“至广大尽精微”。齐白石在《答徐悲鸿并题画寄江南》一诗中说:“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倾胆独徐君。”他毫不隐讳地表达了对徐悲鸿的感激之情。如今的徐悲鸿纪念馆收藏有不少齐白石的作品,大部分为徐悲鸿生前所购,也有一部分为齐白石赠予,还有两人合作的多幅作品。

  最有意思的是,徐悲鸿似乎只偏爱齐白石的花鸟画和山水画,唯独不收藏他的人物画,也不见他生前对此的评价,这大概与徐悲鸿一生倡导用西方写实人物之法改造中国人物画有关。然而,真正的友谊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故而能够包容彼此不同的艺术观念与创作理念。

  1957年,李可染随中国艺术家代表赴欧写生4个月,临行时,他特地去看望齐白石。94岁的老人将一盒珍贵的西洋红印泥送给他。见李可染不肯接,白石老人执意放在他的手中,说道:“可染你拿去吧,有天老师不在了,盖图章时你会想起老师来。”这句话里饱含着师傅对弟子的喜爱之情,更有对他的文化托付。

  齐白石托付给弟子的是浓浓的怀乡之情,是对生活其中的人深深的感恩之情。他的一生经历了近代中国的三个社会阶段,乡土情结不仅是他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也是他为人处世的思想基础。纵观他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对待朋友,尤其曾帮助过他的朋友,齐白石总是以义相待,永不忘怀。有一首题《牵牛花》诗最能代表他的心意:“夏秋开花,东风长藤。可怨西风,莫忘春恩。”

 来源:网络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中国都市信息网(www.chinadsxx.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网络视听许可证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都市信息网站信息来自互联网,请谨慎采用!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撤稿,合作 请联系编辑部 QQ:709930867 电话:010-88057186 核实后处理

    中国都市信息网 版 权 所 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40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