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讯:这一年来,北京市民武峰终于可以不再为儿子沉迷于玩手机游戏而烦恼。武峰的儿子正在上初中,因为有防沉迷系统的限制,他只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20时至21时玩手机游戏。在武峰看来,青少年模式可是帮了大忙,“现在他每周只能在规定时间内玩3个小时,学习和打篮球的时间因此变多了”。
今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一周年。让未成年人免于网络沉迷的青少年模式,是这部法律的强制要求,也是目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主要模式,极大地促进和保障了未成年人健康地使用网络。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2月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未成年用户的网络游戏使用时长和付费明显降低。
相比“青少年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维教授更愿意称之为“未成年人模式”。林维指出,网络服务的未成年人模式在制度建设和实践应用上,近年来逐步改进和完善,取得重要进展,展现了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展望未来,未成年人模式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将成为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最为重要的建设方向。
防止沉迷网络游戏效果显著
《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83亿。
为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专章,对网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等主体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
针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和游戏过度消费问题,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针对未成年人在社交软件、短视频、网络游戏等方面的沉迷,相关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按照法律要求,推出和升级了防沉迷系统。
腾讯在微信、QQ等各平台设立和升级了青少年模式,如在微信中加入“监护人授权”的新功能,家长可以通过这一功能管理孩子使用微信的情况。开启该功能后,青少年可以通过远程申请监护人授权,以访问公众号文章、小程序、链接和延长视频号使用时间,监护人可通过个人微信账号远程对申请进行授权。
从去年9月起,抖音推出平台严格的青少年防沉迷措施,在抖音青少年模式下,用户每天默认只能使用40分钟,且22时至次日6时不能使用。抖音的“同城”“热搜”等入口会被隐藏,未成年人无法使用私信聊天和直播功能,更不能充值、打赏。
多个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在落实《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之外,还主动采取更多措施保障防沉迷效果。腾讯游戏针对体量更大的头部游戏,采取更严格的人脸识别方案——对55岁以上实名用户在夜间游戏每次登录都需要人脸识别,防止未成年人冒用家长账号或设备玩游戏。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的《2021年游戏产业舆情生态报告》显示,2021年游戏防沉迷措施取得显著效果,超八成受访家长表示孩子玩游戏时间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43%认为“明显减少”。
青少年模式下优质内容增多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近七成被调查的未成年人使用过短视频。
“短视频平台在丰富了孩子们网络娱乐的同时,自身内容的娱乐化、碎片化、沉浸化也带来了不少问题,给短视频平台、监管方、家长等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迎新说。
在青少年模式刚推出的一段时间里,这一模式下的视频内容非常枯燥乏味。
李迎新在调研时注意到,多数青少年模式下的内容池比较单调枯燥,有的平台为了规避责任,直播部分直接显示“暂时没有匹配内容”,调研中,一名学生直言,“确定这不是幼儿园模式吗?我都14岁了,进入青少年模式,让我看的是‘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的儿歌视频”。
李迎新说,这种“一刀切”的方式并不利于青少年成长,建议丰富青少年模式的内容池,既要注重网络平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功能,也要维护未成年人休闲娱乐的权利,让孩子们更加愿意使用青少年模式,并且从中受益。
令人欣慰的是,在各方努力下,青少年模式下的优质内容日益丰富。
今年5月31日,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之际,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携手腾讯推出的“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上线了“六一”科学特辑,为孩子们带来航天、天文、医学等领域的趣味科普知识,分享科学、医学名家的成长故事。这是“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自去年9月启动以来的第四次上新。
在青少年模式4.0内,快手精选了教育、科普、乐器、运动等40多个领域优质内容,完成超150万条视频审核工作,让青少年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学习知识、放松身心。
重视风险防范也要促进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更为复杂和艰巨,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安全干净的网络环境,任重而道远。
“基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如何消除未成年人在网络环境中面临的各种危害,如何平衡未成年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如何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社会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是需要长期持续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中国法学会会员部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专家彭伶说。
林维认为,在推进适用未成年人模式时,应当重视其风险防范和促进发展两个层面的功能。
“在风险防范层面上,目前未成年人模式在防治不良侵害方面已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还要加大力度提升该模式不良信息隔离和沉迷预防功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确保未成年人模式简单易用、不被随意突破,并且呈现方式显著,容易被用户感知;在促进发展层面上,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以服务未成年人为中心理念,积极提供与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相适应的技术、产品、服务,让该模式下的内容能够切实促进未成年人的发展,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林维说。
一年来,各相关部门、单位积极行动起来,遵循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立法理念,制定配套制度,落实具体规定,取得丰硕成果。例如,家庭教育促进法作为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中的重要法律,作出教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和防欺凌、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规定。
为进一步加大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力度,相关制度还在继续完善。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工青妇室处长王阳介绍说,作为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网络保护”专章的配套制度,由中央网信办牵头、共青团中央参与起草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进入最后审改阶段,该条例出台后,必将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更为详细可操作的规范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