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报讯:记者常新红 11月15日下午4时57分左右,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实验小学有3名学生发生坠楼事件。据媒体17日最新报道,涉事三位学生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正在继续接受治疗。
通报结论是:经公安机关初步调查,排除他人所为,没有教师体罚、校园欺凌等现象,没有发现和网络传闻的游戏有关。
此前,有家长称疑因孩子们在玩蓝鲸游戏,为完成游戏里的“自杀任务”才导致坠楼事件发生。
本次自杀事件与自杀游戏无关值得庆幸。但“夺命游戏”荼毒青少年这一现象仍然值得注意,家长口中所说的“蓝鲸”游戏确实可怕。
“夺命游戏”并未远去
在我们以往的认知里,蓝鲸只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如果加上符号的烙印,大概率可以想到南京——这是一些南京人对于自己城市的昵称。
后来,“蓝鲸”成了一款游戏,它于2016年产生于俄罗斯,但这并不是王者荣耀或狼人杀的同类,而是一种真实的,一步一步地让玩家殒命其间的死亡游戏。
沉迷于蓝鲸游戏而自杀的少女 图源:新闻图沉迷于蓝鲸游戏而自杀的少女 图源:新闻图
2017年2月25日,一名来自俄罗斯贝加尔区赤塔的14岁少女卧轨自杀;2月26日,来自伊尔库茨克地区的两名初三少女从14层高的老式苏维埃公寓跳下,双双身亡;紧接着,来自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15岁少女坠楼并摔落在雪地上,身受重伤。
截至2017年5月,已有超过130名青少年因为“蓝鲸”游戏相继自杀。这款游戏像瘟疫一样,迅速席卷至各个国家,包括中国。
同年,我国刮过一阵全面扫荡“蓝鲸游戏”的网络安全行动。当年6月,国内的各大媒体都广泛报道过这个死亡游戏。
该游戏以“做任务”的形式诱导参与者自杀。
参与这款网络游戏的玩家会被配置给一名“导师”,这个“导师”每天会给玩家布置一个任务,玩家需要在50天内完成各种自残任务,包括在半夜醒来然后割伤自己。
该游戏的任务是不断升级的:
每天凌晨4:20起床
看一整天恐怖电影
在胳膊上用刀刻出鲸鱼图案
……
在第50天,“游戏”背后的操纵者就会指导这些年轻人自杀。
玩家接到的任务,在手臂上刻字
我们以为蓝鲸游戏早在2017年就离我们远去。实际上,距离“蓝鲸”游戏诱人死亡仅一年,就又出现了新蓝鲸死亡游戏″Momo″。
它也是一个类似曾经引起巨大轰动的“蓝鲸”一般的自杀游戏,“导师”会突然从屏幕里跳出来,挑衅你参加一项挑战。已有一名12岁女孩死亡,警方认为与这个游戏有关。
2020年8月,“蓝鲸”游戏再次现身我国,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为什么会主动玩?
通过对相关案件调查发现,这些游戏参与者多半是自愿参加的,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是受周围人影响或邀请加入的。
值得注意的是,游戏对象优先选择10-14岁、性格内向的孩子。
为何这些孩子会深陷其中而不自知?——他们喜欢玩这款游戏,源于成长过程中对精神需求的关注。
一方面,高竞争、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和学习压力,造成青少年内心焦虑;另一方面,周围人的不理解、不关注加剧了青少年群体的孤独和自我认同危机。
在这种背景之下,青少年对自我独立、自由的渴求,就变成为了此类“夺命游戏”得以在该群体中蔓延的催化剂。游戏凭借其猎奇性、冒险性,逐渐成为他们缓解焦虑、寻找认同的主要方式之一。
而且,在死亡游戏中,强制性的参与门槛,完成指定任务带来的越轨快感,以及这种竞争带来的“共在感”、荣誉感,都是失落压抑的孩子们所迷恋的。
当孤独感和由焦虑压力引起的累赘感同时出现时,就会形成自杀意念,这就是青少年一心求死的原因所在。
而他们自愿加入自杀游戏的原因,则是为了最大程度克服自杀的孤独感和恐惧。
不是游戏,是“电子邪教”
即便如此,游戏能杀人这件事,听起来依然很离谱。
此类事件时不时发生,除了青少年群体思想定力不强之外,游戏组织者采用的一系列“洗脑”机制也决不可忽视。
有媒体把“蓝鲸”游戏形容为“电子邪教”,并不为过。
信息控制、行为干预、人格摧毁是“洗脑”常见的使用策略。而这些均出现在了以“蓝鲸”为代表的自杀游戏当中。
剥夺游戏参与者的睡眠——要求游戏参与者凌晨4点20分起床。
持续增加参与者的负面情绪,并导致麻痹——看一整天的恐怖电影。
摧毁参与者生活的信念——不时提出让参与者怀疑、否定正常生活的问题。
威胁参与者不得“退出”——收集参与者的裸照、隐私部位照片等,用以威胁。
诱导参与者通过自残来寻求“解脱”——要求参与者用刀自残。
分析“蓝鲸游戏”的特点不难发现,他们通过有计划的诱导来操控“玩家”的心智,其方式和邪教“洗脑”十分相似。在这样持续、密集的诱导下,参与者最终走向极度抑郁、甚至自杀。
在蓝鲸游戏背后,有一张张看不到面孔的“幕后人”,他们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一步步诱导他们走向深渊。
吸引青少年进入群组后,会给参与者分配一名“导师”,每天都要跟随“导师”做任务。前期任务包括自残、服药、犯罪、极限运动、看血腥电影等,任务的终点就是以各种方式自杀。
在这个过程中,遭到精神控制的玩家,经受的是强迫症式的极端体验,游戏组织者利用的正是玩家“为获得所谓存在感强迫自己去做某件事”的心理,逼迫参与者无法停止,从而使玩家陷入恶性循环,不断进行自我伤害。
小姚接收到的自残任务
在这场游戏中,自杀和自残被描绘成一件美丽的事情;玩家被灌输“没有人爱”、“没有人理解”、“生活很糟糕”的观点;玩家需要多次接触痛苦与刺激事件来降低对死亡的恐惧,最终得以克服自我保护本能。
而一个又一个悲剧,正是这样诞生的。
多主体行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
2017年“蓝鲸游戏”引发社会关注后,相关企业安全团队对“蓝鲸”游戏以及相关的关键词进行了彻底排查,对12个意思相关的网络群组进行了处理。
关键词包括“蓝鲸”游戏、“蓝鲸”死亡游戏、“蓝鲸”挑战、“4点20叫醒我”等。百度贴吧对关键词进行了全网清理;新浪微博解散了相关话题……
尽管如此,这种滋生于网络的邪恶群组仍有可能死灰复燃。只要人心的阴暗面不灭,“蓝鲸游戏”就仍有迹可循。
除了官方整治,如何强化青少年群体自我认同也需格外关注。“蓝鲸”游戏的出现是一种特别警示,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从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入手。
解决青少年时期的自我认同危机需要正确引导。家长、学校和社会要相互配合,让青少年接触多样化、多种来源的信息,培养起自我识别和自我防御能力,加强生命教育。此外,还应该净化网络环境,建造清朗互联网空间,帮助青少年抵御此类有害信息和文化。
但愿这些游戏不再出现,愿孩子们平安。
参考资料:
2017.5.19 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报”《夜思 | 蓝鲸自杀游戏是如何让青少年心甘情愿去自杀的?》
2021.11.17 微信公众号“环球网”《“江苏3名小学生坠楼”,最新通报!》
2017.5.18 新华网(19.670, 0.21, 1.08%)《“蓝鲸”游戏引出新骗局:不给钱就公开裸照》
2017.5.22 光明网《“蓝鲸”游戏背后是青春期认同危机》
2017.5.11 新华网《蓝鲸死亡游戏背后,隐含少年生活意义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