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报讯:近两日,记者注意到,多地网警发布网贷防骗提醒,借道互联网,如今网络诈骗手法花样百出、日趋复杂,用户稍不注意就可能上当受骗。
根据各地网警发布的消息,近期有不少消费者接到陌生贷款推介电话,按对方指示操作申请贷款,被对方以收取保证金等费用为由被诈骗;也有消费者收到贷款短信,点击链接网址按指示操作,被骗11万元;还有消费者通过陌生网友介绍,在某网络平台贷款,被骗数万元……
以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的李民(化名)为例,近日他的手机接到一条推销贷款短信,他正好有贷款需求,于是便点击短信链接下载安装了“微*贷”App,注册成功后,李民按上面提示提交了贷款申请,可没一会,接到自称是“微*贷”客服的电话,称其填写提现银行卡号有误,导致贷款资金被冻结,需要申请“解冻”。
事后,“客服”让李民下载了一款名为“畅聊”的App进行语音通话,提出需缴纳一笔3万元保证金才能解冻,缴纳保证金之后会同贷款一同返还给李民。未怀疑真假的李民按指示向对方指定账户转了3万元,随后,客服又以需缴纳解冻费、刷流水等理由继续让李民转账,最终,李民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于是报警求助。
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在接受中国都市信息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网贷诈骗案屡禁不绝,主要是其中的一些手法进行了“升级”,新型网贷诈骗主要特点有:一是手段隐蔽,通常为1对1诈骗,拥有专门包装与话术;二是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诈骗团伙也进行了“数字化升级”,队伍中甚至不乏技术骨干甚至高材生;三是黑灰产业链复杂交错,此类诈骗背后牵扯的黑灰产包括非法出售、出租银行账户、非法语音群呼等。
需要注意的是,从网贷操作步骤来看,一般是诈骗分子通过网站或者电话套出身份资料,由所谓的“客服”引导完成注册,然后假装审核额度或者审核提现,审核完后提醒用户去网站提款。然而,问题也往往出在这个环节,这时,所谓的“客服”会提醒用户款项被冻结,需要缴一笔审核费解冻,审核费需要打到某一个私人账户上,但受害者一旦打钱,对方就完成了诈骗手段,转身失联。
目前网贷诈骗分子主要紧盯哪类人群?据河源市反诈中心介绍,从性别分析来看,目前受骗者男性居多,在317宗警情中男性受害者211起,占比67%,女性受害者106起,占比33%。
从年龄分析来看,受害群体多为“80、90后”,分别占35%和34%,该年龄段人群熟悉互联网生活,有网络支付的习惯,成为网贷诈骗主要受害群体;另在受骗职业分布上,受害群体多为对资金有需求的个体商户、无业、学生或自由职业者。
临近毕业季,部分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盯上了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们。6月23日蚂蚁集团开设的金融消费科普课程“金融小课堂”上,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提醒,毕业季骗子最惯用的手段,是利用找工作、发论文等热点来骗钱,学生们应提高警惕,千万不要给陌生人转账汇款,尤其要“警惕网恋、炒币骗局”等。
“若不幸被骗,一是要保留各种材料证据,二是稳住情绪,想办法继续与骗子保持联络跟周旋以便收集更多线索;三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苏筱芮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