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顶部展示图
中国都市信息网logo
网站首页  国际新闻  都市信息  体育赛况  港澳台 都市奇闻  都市文创  都市小说 名人访谈  都市情感  科技观察 游戏竞技  互联网
财经信息  企业环保  房产置业  教育频道  曝光台 娱乐综艺  影视热播  旅游研学 都市时尚  书画鉴赏  食品美食 医疗健康  疫情防控
搜索导航左侧广告位    
热门搜索:建国门 蒋艳萍 都市信息 何闽旭 石钟琴 临沭二中 苏铁志 姜映吟 冯道墓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都市信息 >> 内容

多平台现“高仿”基金经理人账号 投资者应理性投资

时间:2021/6/11 1:27:00 点击:

       中国都市信息报讯:日前,伴随着半导体行业的行情转好,知名基金经理蔡蒿松也同步“出圈”,被不少普通投资者所熟知。记者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搜索“蔡蒿松”,就出现了十多个相关账号,不过据相关人士认证,这十多个账号均非本人,就连最前面的账号也是“李鬼”。不少用户质疑,“为何平台不对名人账号加强审核及限制?”也有人表示,基金圈的“偶像化”反映一些投资者的盲从,并提醒大家理性投资。

  大量名人账号遭到“仿冒”

  记者在多个平台看到,不少仿冒账号还用上了蔡蒿松的本人头像,其中排名最前的有近4000个粉丝,其在近期还发布过多条投资相关视频。在迷惑性最高的账号下,已发布了十多条短视频,其中还有一条为蔡蒿松本人出镜的投资理念介绍,这条动态获得了上千个点赞和数百条评论。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也存在不少类似仿冒账号。一些在名字中直接用上了“诺安基金”,还有的就叫“诺安基金经理蔡蒿松”,配上其真人头像,足以以假乱真。

  实际上,不只是诺安基金蔡蒿松,包括易方达张坤、中欧基金葛兰、兴全基金谢治宇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均在一些平台拥有数个同名或仿冒账号。

  “高仿”大部分是为了赚钱

  实际上,这一身份仿冒问题在社交平台一直存在。此前在微博也存在大量名人“高仿”号,比如趁尚未有名人本人入驻的空当,抢先注册同名账号,或者在一些真名账号后,通过加“-”“、”“l”“1”“V”或昵称稍做修改等方法,申请相关账号。

  有分析人士表示,“高仿号大部分都是为了赚钱。在这个以流量为王的时代,不少人都打起了这些流量IP的主意,蹭名字、蹭头像、蹭事件……都是为了给自己的账号导流。微博的阅读量等数据不好造假,但又是广告报价的核心条件,因此就有人打起了歪主意,只要拉来粉丝就是目的。”

  上述人士表示,除了个别人是因为单纯喜爱名人、虚荣心作祟想获取点赞和评论,大部分高仿号都是具有明显误导性质的,他们后期不是变成微商卖假货,就是接小广告,“比如接一条广告可能都是几千元、一万元,而且可以一天后就删除,所以随便弄个号可能就能月入几万,这个收入很可观。”或者就是“养号”,在有了一定数量粉丝后,就将这个号卖给他人。

  其中最恶劣的是诈骗

  此前一微博仿冒名人本人,给粉丝发私信称,“我手机被限制了,打不了国际电话。你帮我打个电话给XX航空公司的陈经理,问一下我预订的三张机票预留好了没有?他手机号13X,你跟他说一下,一定要预留给我。”最后,对方利用“外汇账户饱和”、“垫付行李托运费”、“支付定金预留机票”等借口,进行诈骗。有信息显示,有粉丝因此损失数万元钱财,某QQ群内粉丝损失共计200余万元。

  知名经济学家李大霄也公开表示,不少人借自己的名字和头像,甚至是著书的照片拿来开设微博,对这种账号,自己见到后会直接举报。

  微博提醒称,如遇到任何朋友在线上借钱,都要电话求证本人验证身份;如果双方微博私信沟通,一定要仔细辨认账号,是否为当事人所使用的账号;要通过多个交流渠道验证身份,可通过电话、短信或其他平台的通讯工具;建议有条件的用户做个人身份认证,增加辨识度,避免被仿冒。即使没有认证,也要注意自己的隐私信息,尽量少公开过多个人私密信息;如果发现自己的账号被人冒充,进入冒充账号的主页,进行举报。

  有分析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名人本人进驻微博,并进行加“V”认证,高仿号存在的空间会越来越小。然而,在新兴的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由于本人还未认证,甚至不曾入驻,因此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内存

  基金经理该不该“出圈”?

  除了质疑社交平台的审核机制,基金经理“出圈”的现象也受到关注。

  有分析认为,基金经理“偶像化”的背后,反映了不少投资者的投资盲目性。“以前投资经理在幕后操盘,投资者可能会根据基金历史表现、投资回报率、行情涨跌等角度选择,现在这些人站在了台前,成为了公众热议的对象,甚至有了仿冒账号,就说明了人们的盲从。”

  在社交网络上,记者看到了有粉丝自发为易方达张坤组建了“易方达张坤全球后援会”,并坚持在超话社区打榜。此外,中欧基金的周应波等多位基金经理也拥有自己的“粉丝后援会”,在电梯广告、短视频平台、投资类App中,甚至会有投资经理的个人广告视频,这是基金圈从未有过的现象。“对于基民而言,不能片面放大明星基金经理的个人作用,误以为只要是明星基金经理就不会亏钱,甚至把他们的话奉为圭臬。”本组文/本报记者 温婧

  统筹/余美英

 来源:不详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中国都市信息网(www.chinadsxx.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网络视听许可证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都市信息网站信息来自互联网,请谨慎采用!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撤稿,合作 请联系编辑部 QQ:709930867 电话:010-88057186 核实后处理

    中国都市信息网 版 权 所 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40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