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信息报、中国都市信息报讯:辛丑牛年同欢庆,新闻里面“牛”事儿多。今年春节长假,北京青年报记者每天为您梳理追踪一个曾经被新闻“热炒”的牛事儿,以新闻的视角为您的节日增添一分“牛气”。
图: 鞭春牛复苏14载 建国门街道传习俗
“一打国泰民安,二打风调雨顺,三打三羊开泰,四打四季平安……十打十全十美!”2021年2月3日,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日,东城区建国门街道传统的“鞭打春牛迎立春”活动如期开展。在美好的祝福声中,鞭春人手执系着红色丝带的柳条,一下下打在春牛的身上,有鞭策老牛下地耕田的“催耕”之意,更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寓意。在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在立春日鞭打春牛的习俗,已经连续开展了14年,成为该街道标志性的民俗文化活动。
立春,是天干地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意味着新的轮回已开启。追溯历史,我国传统的立春日活动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高承所编纂的《事物纪原》中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到了汉代,鞭春牛风俗已相当流行。
到了民国时期,政府采取公历纪年,立春日的节日纪念活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我国有记录的最后一次迎春仪式是在1911年,距今已过百年。东城区建国门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副科长范小兰介绍:“建国门地处京城东南方,明清两代举办打春活动及春牛巡游多经过建国门地区。在2008年立春日,经过民俗专家论证,建国门街道首次在古观象台下举行鞭打春牛仪式,再现京城绝迹近百年的传统习俗。这一番复原,使得古人诗词中‘小儿着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的场景又回来了,该项活动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该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14年。”
据介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不断创新,2009年活动中,首次引入牛童,2011年融入老物件展,2019年增加喊春仪式……如今,已经形成了以喊春、报春、打春、咬春、闹春为一体的活动体系。比如,在“喊春”环节,街道发动孩子们担任“春的使者”,一边走街串巷,一边唱童谣、赠春粮、送福袋,传递春天“温暖、美好、活力”的讯息。在“报春”环节,则由报春人报出当年立春日的具体时间,与居民共同期盼春天的到来。“打春”是鞭打春牛,“咬春”则是发动居民制作春饼、春卷等节气美食,共尝美食、迎接新春。在“闹春”环节,更有丰富多彩的新春游艺会、演出,寓意来年生活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民俗专家王作楫对“鞭打春牛”活动给予高度评价:“立春日活动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是一个完整的传承过程,并且能够在传承中与时俱进。活动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给百姓搭建一个近距离接触民俗文化的平台。应该说鞭打春牛是对乡贤文化发展的一种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