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世间的奇迹太少了,以至于今年57岁的刘跃东等了足足23年,他的女儿还像上小学那样,心智单纯、无法与外界沟通交流。
面对父亲和妻子患精神病、女儿智力失常的多重压力下,刘跃东为这个在风雨飘摇的家,撑起一把坚实的“伞”。
认识刘跃东的人都说,刘大哥是坚强的人。谁遇到他家那种情况,就算没有被生活所击垮,也满脸沧桑,但刘跃东不这样,他看上去干净利落,穿得整整齐齐。“生活给我以痛苦,我报生活以微笑。”这份微笑并不勉强,发自内心。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实习生 马羽含
女儿智力三级残疾
时针拨到上个世纪。
出生于1963年的刘跃东,1983年在高强度标准件厂参加工作。1986年,刘跃东与宁望莎相识,都是最好的青春,都有着对工作最大的奋斗激情。经过两年的相处,有着同样建设幸福家庭梦想的他们,在1988年步入婚姻的殿堂。
1991年,幸福降临在这个家庭,女儿刘瑾出生了,为这个小家带来了不少的欢乐。
可幸福的日子很短。3岁了,女儿才开始学走路,同年,去上幼儿园,老师多次找到刘跃东夫妻反映女儿行为反常。
直到四五岁,别的孩子都能背诗了,女儿才开口喊爸爸妈妈。刘跃东说:“我当时想,自己的娃儿是不是比别人发育慢一点,所以也没有特别在意。”
进入小学后,女儿面临更大挑战。考试得零分,在学校里没有一个朋友,拿着这样的成绩,刘跃东开始回味幼儿园老师说的话。于是,他带着女儿到医院就诊,结果被诊断出染色体异常,鉴定为智力三级残疾。
不堪压力妻子精神分裂
“娃儿智力有问题,智力有问题……”拿着这个结果,宁望莎开始唠叨。她内心无法接受女儿的病,开始自言自语、乱发脾气。
1998年爱人宁望莎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经鉴定为精神三级残疾。住院一年之后,丧失就业能力,单位办理了内退。
事实上,刘跃东的父亲也患有精神疾病。父亲也是高强度标准件厂的职工,正常的时候父亲还能上班,若是精神病犯了,就会和同事吵架。
如何挽救这个家,刘跃东说,自己没心思去悲伤和低沉,妻子和父亲的病情本就严重,加上女儿需要照顾。“我若不坚强,谁来替我扛?”
为了上班,刘跃东把妻子委托给母亲照顾,女儿虽然智力不正常,但性情温和。刘跃东觉得,能去学校学点知识也是好事情。于是,在刘跃东和老师的呵护下,女儿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尽管数学都是零分,但女儿能识字,会看书。
内退回家照顾家庭
母亲因高血压2012年离世,给这个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在处理母亲的后事时,远嫁江苏无锡的妹妹赶了回来:“大哥,我带爸爸回无锡吧,你安心照顾嫂子和侄女。”
这一走,就是5年。
2017年,刘跃东的单位因地址搬迁到江津,每天来回就需要5小时。由于上班确实太远,让他无法兼顾生病的妻女,单位领导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酌情为他办理了内退。从此,他开始在家专职照顾亲人。
回到家的第一步,刘跃东打算把父亲接回来。
“妹妹是嫁到无锡的,父亲有病,她的条件也一般,累就累我一个人吧,我要把父亲接回来。”刘跃东决定买有电梯的房子,看了很久的房,他最终看上了位于紫薇南苑的房子。“有电梯,出门就是菜市场,菜市场的菜便宜。”
刘跃东看中了小区一栋9楼的房子,一套两室一厅。“这套买来给我们自己住。”为了照顾父亲,他又委托中介帮他选近一点的一室一厅,买来给父亲住。幸运的是同一层楼一家的一室一厅要卖。“我就把原来兰花小区的老房子卖了,买下了那套一室一厅。”
房子准备好了,父亲回来了。住在新家里,他拉着爸爸的手说:“以后,我们都住在一起了,再也不离开。”80岁的父亲高兴得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
他的时间表就像个陀螺
今年53岁的弟弟,因为离婚的原因没了住处,刘跃东又将弟弟接来,安排弟弟和父亲住在一起。“他睡客厅,爸爸睡卧室,父子俩也能有个说话的伴儿。”
弟弟白天要出去打工,照顾父亲的重任落在刘跃东身上。
早上7点,刘跃东准时起床,为家人准备好早饭后,就把父亲搀扶过来吃早饭。
吃过早饭,刘跃东会在阳台上锻炼身体,拉伸筋骨。“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我活着才能好好地照顾他们。我,不能倒下。”接下来,刘跃东就会到菜市场去转转,买点菜。
“下午天气好的时候,我会带他们出去散个步。”于是,在紫薇南苑,大家经常都能看到,一名男子牵着妻子、女儿和父亲在小区内晒太阳、散步。
每天吃完晚饭,一家人都坐在客厅里看电视,这个时间段,才是属于刘跃东的。
在女儿卧室的飘窗上,刘跃东搭建了一个很温馨的看书台,厚厚的棉垫、可爱的小熊玩偶和一个靠枕,让他在这里坐着,可以短时地忘掉烦恼,翻开平板,看看当天的新闻,了解当下的热门话题。远方的暮色渐渐吞噬白天的光芒,将夜撒向人间,也将刘跃东一天的生活,画上了句号。
人物素描
他的坚强 想象不到
刘跃东的家干净、整洁。
社区工作人员到访时,妻子宁望莎和女儿坐在沙发上,安安静静地看着电视,听到敲门声,宁望莎为大家开门。
“请进、请进,不用脱鞋。”宁望莎非常有礼貌,安排好客人坐下后,慢慢地退到沙发上。
如果不说太多的话,看不出来她是一名精神疾病的患者,只有从她看人的眼神里,感觉到些许不同。这些天,刘跃东很焦虑,妻子的病不像父亲那样稳定。
女儿总是安安静静地站在父亲旁边,看着父亲说话,偶尔笑一下,笑靥如花,忘记了烦恼和忧愁。
刘跃东说,对于这个家,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我不坚强怎么办?孩子怎么办?”正因为有了他的坚强,才有了这个家的今天。因为钱不够,2017年买房时他还贷了52万元的款,如今每月还款2000多元。为了女儿老有所依,他给女儿买了一份养老保险,生活压力比较大,但对未来从未失去信心。“我希望,等我离开那一天,女儿能拿到养老金。这样,我这辈子的坚守,也就值了。”
墙上的时钟一分一秒地向前走,就像这个男人对这个家的承诺。23个春夏秋冬,从未改变。“现在我只希望自己能慢一点老去,能照顾她们久一点。”没有豪言壮语,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话语蕴含着大道理。
邻里佳话 社区帮扶
如今,刘跃东的故事传为邻里佳话,大家都对刘跃东的这份坚持、仁爱,表达了最大的敬意。
他所在的九龙坡区石桥铺街道紫薇社区负责人表示,在得知他们家庭的具体困难以后,社区迅速进行了帮扶:逢年过节送慰问金,签约家庭医生以及为刘跃东和其爱人宁望莎依法依规享受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该政策针对本市户籍,未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现无存活子女或存活1个子女被依法鉴定为三级以上残疾)。
帮扶金今年标准为8160元每人,两人合计16320元。社区对这个家的帮助扶持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