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报讯:近日,“鸿星尔克宣布向河南捐赠5000万元”一事引发关注。受此影响,鸿星尔克在成为“国货之光”的同时,也经历了“野性消费”、“诈捐”质疑等过程。
舆论反转来自网友发布的一则信息,称鸿星尔克目前只捐了20万瓶矿泉水,距离5000万元的捐赠声明有巨大差异。在社会大众的一般认知中,在水灾这样紧急的情况下,若是诚实的声明,捐赠应到位才对。但目前来看,鸿星尔克做出的是一个捐赠承诺。
7月25日,郑州慈善总会回复媒体,此前与鸿星尔克的子公司签订了3000万元的捐赠协议,目前100万元善款已经到账,2900万元物资需分批次运送;壹基金也对外发布与其签订的捐赠框架协议,捐赠人民币200万现金和1800万元物资。双方特别约定,总价值不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整。
《慈善法》规定,捐赠人通过媒体公开捐赠承诺,签订捐赠协议的,法律保障必须执行,除非经济状况显著恶化。在法律的保障下,鸿星尔克不仅对媒体公开,还签订了捐赠协议,捐赠承诺可以认定是有效的。
一个细节是,鸿星尔克协议承诺的是一个“不超过”的捐赠上限,而对外公开发布的是上限额。这意味着,最终的实际捐赠额,有可能小于公开发布的数据。这表示,鸿星尔克捐赠是真,但会以物资为主。此举瑕不掩瑜,大灾之时,企业伸出援手,仍是值得表彰的爱心行为。
那么,物资捐赠怎么捐?自然灾害的救助中,社会大众层面看到最多的是生命救援,以及生活物资的发放。除此之外,救灾还有更多基础工作,比如政府主导的通水、通电、通信、通路,以及灾后的恢复和重建,这也是最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部分。从历史数据来看,在救灾花费中,生活物资并不会占用太多资金。
从捐赠企业的角度,他们关注的是公布一个满足社会预期,同时不会对企业运营带来压力的捐赠数字,为此不重视最终的救灾细节和效果可以理解。但企业要意识到的是,舆论更期待这份责任能有效落地。为此,企业要充分回应舆论,确保承诺能匹配水灾的实际需求。
比如舆论会关注,鸿星尔克捐赠的物资,会不会是捐赠自己旗下的产品,以消耗库存。其实,企业捐赠自有产品没问题,核心在于是否为灾区紧缺的需求,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二者的意义截然不同。要做好雪中送炭的物资捐赠,应以响应型捐赠为主。
而在灾难面前,企业也应根据核心能力量力而行。理性捐赠,才是最终双赢的局面。目前来看,鸿星尔克捐赠是真实的,但中间出现了“剧情反转”。这提醒企业,支持慈善事业能获得社会的积极肯定,但要尊重救灾规律,科学地全面回应社会。尤其是物资捐赠,应以响应型捐赠为原则。